[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08-20]
本报告评估了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最低工资制度功能定位,明确最低工资标准内涵,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方法,规范最低工资标准程序,加快推进最低工资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建议。
[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20]
目前,世界经济继续以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的速度缓慢增长,已产生的就业与社会缺口无法弥补,使失业和就业不足状况重新回到危机前水平,面临的挑战看来和以往一样艰巨,而且当前的局面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风险。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到2019年全球失业人口至少达到2.12亿人,而2014年失业人口高达2.01亿人;仅2015年全球失业人口就有可能增加300万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劳动世界的结构性因素发生了变化,包括人口老龄化和雇主所寻求雇员的技能的变化。全球经济危机后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并将继续下去,这样的趋势损害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使社会风险持续加大。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2012年全球仅有27%的工作年龄人口及其家庭享有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而其余73%人口只部分享有或完全未享有社会保障;换句话说,全球大约有52亿人缺乏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底线是国家依法建立基本社会保障担保,并由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障权利加以规定。社会保障底线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底线实现了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并成为成熟稳健的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保障底线对减贫、排斥和不平等和包容性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综合] [2021-08-20]
面对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开始检讨“福利陷阱”问题,纷纷对就业援助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援助政策,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的力量参与就业服务项目,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公平和效率,建立了就业援助评估和监督机制,实施就业援助精细化管理,就业援助调整的中长期效果逐步显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结构不断调整,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借鉴国外就业援助的经验,对加强我国就业援助的制度化、精细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08-20]
本文研究了就业预测制度在美国的起源和发展。通过介绍2012~2022年就业预测的结构与分析,展示了就业预测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力预测、经济增长、行业就业和职业就业。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就业预测的方法框架及其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08-20]
2019年,青海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主体持续壮大、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1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汽车制造业] [2021-08-19]
地方政策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立足地方特色探索典型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围绕上海、深圳、柳州分别梳理了三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情况,之后,重点聚焦三个城市产业发展的特色,进一步总结了典型的地方政策经验,分析政策实施在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效果。最后,从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发展、实施新能源汽车交通支持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完善建议。
[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18]
[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1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08-18]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包括投入依然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压力依然较大,绿色科技支撑不够,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民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为了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进一步健全人居环境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管机制,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科技支撑机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发挥人居环境整治农民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