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1-09-08]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会发现“危机”与“保护”总是如影随形。在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式各样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期实现经济复苏。其内容往往会包括“购买本国货”“雇用本地人”“产业扶持政策”“限制境外投资”等涉及对本国产业和就业的保护。除此之外更有“提高关税”“进口管制”“技术性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措施出台。在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下,中非贸易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将使中非贸易发展存在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非洲国家也纷纷采取关税、非关税、区域性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将给中非贸易发展带来挑战。
[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1-09-08]
2020年,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8%,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四涨四降”,结构性上涨特征更为显著,连续两年出现CPI涨幅高于城市的局面,但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报告认为,2020年,食品烟酒价格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服务项目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农村市场CPI。在没有突发性新涨价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预计2021年河北省CPI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 [2021-09-0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0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09-07]
面对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数据安全博弈加剧的新形势,要从维护我国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长远大局出发,结合当前数据安全监管现状和不足,明确我国数据安全监管的工作思路,更加注重监管的体系化、法治化、国际化,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监管重点制度。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07]
通过对贵阳、上海、深圳、成都、青岛等五地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发现,当前地方政府在积极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然而,由于制度、观念、标准和场景等方面原因,各地在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时仍面临“四重四轻”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制度;提高思想认识,打破观念藩篱;推进标准研制,完善技术规范;鼓励应用创新,促进供需对接。
[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07]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但“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面临的重要障碍。近两年,国家相关部委和监管机构持续出台政策扶持小微企业,要求金融机构提高对小微企业金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本文归纳形成小微企业贷款困境的原因,阐述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原则,分析信托公司在小微企业融资业务中的痛点,并探讨信托公司参与小微贷款的可行模式和展业路径。
[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1-09-07]
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主体地位,对外贸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50%。经过对民营企业出口50强排行榜的总体评价、典型企业以及新晋企业的分析,本报告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呈现内生动力加强和整体形势向好、出口态势呈现区域性失衡、出口产业呈现高级化、多样化趋势等特征,并提出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负、鼓励企业创新以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措施增强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实力的建议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0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对外劳务合作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对外劳务合作意味着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我国与不同国家间的产业、文化交流加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也应注意到,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结束,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另外,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给全球产业和贸易链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可以预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06]
2021年5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至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提高至13.5%,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从养老金改革的角度来看,以上数字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用三组官方数据加以进一步说明。第一,按照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劳动就业人口(15~64岁)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17%,提高到2050年的43.6%。第二,在2020年年底出版发行、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一书提到,老龄化的加速导致中国养老保险抚养比越来越低,将从2019年的2.65个人养活1个人,降低到2050年的1.03个人养活1个人。第三,上述人口变化和赡养率的变化导致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书中还指出,到2029年当期将首次出现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计结余将耗尽。实际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中国在过去连续六年阶段性降费减税的基础上,2020年进一步采取了超常规的企业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免、减、缓”措施,从而使得2020年中国就已经首次出现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首次”指的是1997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以后首次出现养老金缺口,并且这个缺口还是在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口,财政补贴规模大致相当于每年养老金支出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