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矿业] [2021-07-16]
煤炭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内,河南省煤炭的安全可靠供应对全省能源安全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河南省煤炭供应保障现状,分析了河南省煤炭供应保障制约因素,对河南省“十四五”及中长期煤炭供需形势进行预判,并从煤炭省内供应保障、煤炭外引保障、煤炭储运保障和煤炭市场运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1-07-13]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东政局相对平稳,政治动荡态势有所缓和,但中东经济全面衰退,财政承压严重,失业率高企,民生问题趋于恶化。与此同时,大国争夺激烈,中东地区安全形势严峻,多重危机叠加,不确定性凸显。其中,伊朗问题持续升温,危机频发;东地中海问题日益升温,油气资源引发激烈地缘竞争;阿以关系出现重大突破,呈现“交易型和平”的特征;利比亚、也门代理人战争持续,叙利亚政治重建未取得明显进展。同时,域内外大国竞争加剧,阵营分化日益明显。俄罗斯在中东地区虽保持强势,但美国对中东的影响和地位难以被取代。中国在中东安全事务上积极作为,中国倡议彰显大国担当。展望未来,中东经济恢复缓慢,前景堪忧,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将有所调整,热点问题有升有降,但中东安全困境难以扭转,中东地区国家分化组合仍在进行之中,一些国家政局走向充满变数。从长远看,中东国家走出安全困局和发展困境,需要以治理和发展为突破口,提升治理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07-12]
阐述我国海洋经济现状及全球发展动向、我国海洋(沿海)经济发展试验区(示范区、新区)建设概况。分析建设跨省区的北部湾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的必要性、可行性、理论基础及相关国际实践经验。提出建设北部湾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的总体构想:围绕“海洋经济一流、海洋生态一流”的核心任务,以建设“一流模式、一流体系、一流示范区”为主题,以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方法为主线,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塑造一体化海洋、和谐海洋、活力海洋,探索具有引领未来意义的海洋资源利用和管理模式,构建独具热带、亚热带特色的北部湾海洋经济体系,形成在国内、东南亚、全世界都有示范意义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明确北部湾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三阶段”推进步骤。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采矿业] [2021-07-12]
东北三省“十三五”时期优势产业主要集中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及加工,木材加工,汽车制造等,产业特色突出。但从整体来看,“十三五”时期,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重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动力不足,东北三省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应加强三省的协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同时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东北地区要明确特色产业布局,形成三省联动格局,推进东北一体化进程,振兴东北,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采矿业] [2021-07-11]
年初以来煤价一路上行,安监及环保对供给的约束、进口煤经济性消失以及需求高位推动煤价持续向好。展望下半年,供给增加效应或缓慢显现,供给紧张格局料难快速逆转,行业景气有高位持续性。目前板块估值并未充分反应全年的业绩预期,我们继续推荐业绩向好、低估值、中期有增长逻辑的龙头公司。
[采矿业] [2021-07-11]
近期港口煤价出现回落,主要由于一方面南方地区处于梅雨季节,旺季需求特征还不明显,另一方面,市场预期七一党庆之后供给放量,下游观望情绪较浓,采购需求放缓。后期,7 月中旬以后偏紧的供给可能逐步缓解,但南方地区也将逐步出梅,迎峰度夏旺季需求有望继续提升,近期电厂库存小幅增长但处于历史同期低位水平(沿海电厂可用天数约13-14 天,重点电厂存煤也不足15 天),虽然在保供稳价政策下煤价有一定压力但预计短期仍维持高位。
[采矿业] [2021-07-08]
美国页岩油生产恢复异常缓慢。当前油价足以使大部分美国油企“有盈利地”新开钻井,然而美国原油钻机数量恢复异常 缓慢。OPEC+原油增产仍相对克制。美国石油扩产遇阻的同时,OPEC 原油增产的节奏也相对克制。我们的基准预测是,2021 年下半年油价主要维持在 70-80 美元/桶区间,同时不排除油价短时间升破 80 美元/桶的可能。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 [2021-07-0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 [2021-07-0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 [2021-07-05]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是由城市和农村组成的,城市承载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