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5-05-13]
发布会总结:机器人是最大亮点,智能化+全球化是战略重点,电动化已走向成熟。机器人:小鹏-奇瑞-长安等多家车企首次展出了机器人,其中小鹏IRON关注度最高也最超预期。智能化:紧跟Q1车企陆续宣布智驾平权,第三方供应商积极发布智驾新方案。车企智驾发布会大部分都在Q1提 前举办,车展更多是供应商方案:华为宣布开启高速场景L3商业化/发布ADS4.0技术路线,地平线发布基于J6P 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小马发布第七代robotaxi车型成本下降至30万元级别等。全球化:长城-奇瑞-比亚迪-上汽-小鹏-吉利-长安等车企重点宣传全球化,也趁车展之际举办全球伙伴大会等。电动化:新车同质化愈加明显。大六座SUV或是竞争最激烈的赛道,其他细分市场也处于红海竞争状态。
[汽车制造业] [2025-05-13]
近年来,中国客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10座及 以上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6%,多个品牌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占据重要份额。随着全球新能源化浪潮兴起,中国客车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逐步确立领先地位。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国政策法规要求,中国客车出海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技术创新还是本土化战略更为关键?
[汽车制造业] [2025-05-13]
出口+大排量是摩托车市场增长两大关键词。摩托车可分为通路车(通常150cc以下)和大排量玩乐型摩托车(通常250cc及以上),前者具备工具属性,而后者为具备悦己+社交属性消费品。我国摩托车年销量1900-2000万辆,小排量产品占主导,历史上摩托车行业经历普及-下滑-分化增长三阶段。2008年以前,随经济发展+城镇化带来通路需求,摩托车销量持续增长;2008-2019年,禁摩令全国推广下,摩托车被电动两轮车+乘用车替代;2020年起,大排量玩乐摩托车兴起+出口拉动摩托车市场结构性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5-05-13]
汽车整车具有一面制造、一面消费、一面周期的三重特性,并有逐步向科技品转型的趋势。其中在周期角度,长期以来,整车的市场竞争均是围绕打造爆款大单品展开的,导致车企销量明显围绕新品周期呈现周期波动,并影响车企股价跟随其销量、订单波动。因而,判定整车新车爆款对于汽车研究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整车爆款主要围绕三个要素展开,分别是市场竞争格局(外部因素)、品牌力(车企本身)、性价比(产品本身)。并最终形成了新兴市场策略、性价比策略、品牌力策略三种爆款产品打造策略。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车企爆款产品的打造策略各不相同,但爆款大单品背后是整车厂自身战略的体现,因而只要主机厂在战略上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其爆款大单品的打造能力就是有保障的。
[汽车制造业] [2025-05-13]
Q1 吉利等车企销量表现优秀,带动相关供应链业绩增长。零部件板块主要围绕下游销量、原材料/运费成本等因素波动。复盘汽零指数:1)2024H1,原材料、运费价格上涨+终端降价传导,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承压;2)2024H2,汽车行业进入销售旺季,终端销量增长,带动零部件企业释放规模效应,同时原材料、运费价格有所下滑,零部件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减缓;3)2025Q1,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最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实现同比+47%,缓解零部件企业经营压力。复盘机器人指数:自宇树科技机器人亮相春晚后,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带动板块指数大幅增长。
[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 [2025-05-13]
近日多个自主品牌陆续发布4月销量成绩单,头部自主品牌表现亮眼,从总量来看,4月车市实现平稳过渡,由于3月存在节后购车需求集中释放带来的高基数,叠加4月上海车展新车发布预期造成的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升高,4月车市平稳过渡,但新能源渗透率仍保持向上趋势,伴随车展结束,市场迎来密集新品供给,预计购车需求有望继续释放,支撑车市销量回升。
[汽车制造业] [2025-05-10]
行业景气度跟踪:3月产批零表现符合预期。产量方面:乘联会口径3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48. 1万辆(同比+12.9%,环比+42.9%)。销量方面:乘联会口径批发销量实现241.2万辆(同比+ 10.2%,环比+36.5%。交强险口径销量为182.7万辆,同环比分别+19.7%/+42.7%。出口方面: 乘联会口径整体出口39.1万辆,同环比分别为-3.7%/+12.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5-05-07]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聚焦于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 24155-2020)》的三类两轮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新版电动自行车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具有通信模块,鼓励安装后视镜,并要求生产企业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报告排除不纳入国标监管体系的两轮滑板车、平衡车等非机动车产品。
[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5-03]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出台,关注北证锂电产业高增长标的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发布。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 型于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将于 2027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相比 2020 年版国家标准,新规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 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新国标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 升为强制性要求。北交所内目前锂电池行业标的共有 17 家,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总市值达到 691.23 亿元,包含负极材料、辊压设备、成品锂电池等多个产 业链环节。长虹能源(836239.BJ)2024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6.71 亿元,同比增 长 3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97 亿元,同比增长 172.79%。其中高倍率锂电 16.39 亿元同比增长 46.69%,毛利率 10.45%。
[汽车制造业] [2025-05-03]
经前期关税冲击板块情绪后,4月15日特朗普暗示可能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给予短暂关税豁免以让美国企业有更多时间建立 本地产能,担忧情绪有望边际缓解。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司召开工作会,通过规范宣传、强化技术约束和测试管理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 管理,推动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安全优先”,长期有助于行业稳定健康发展。4月下旬上海车展有望成整车板块预期上修的关键窗口 期,继续重点看好;机器人板块维持震荡走势,应在行情震荡回调下把握中期确定性;智驾板块平权大趋势下,国产SoC有望通过本轮自 主新车强周期加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