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681.100%低地板列车车内噪声传递特性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基于线路试验,测试分析了100%低地板列车车内噪声特性,研究了车内噪声源分布以及空气传声、结构传声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使用统计能量法建立了单节车车内噪声预测模型,并利用其获得了车内噪声的功率输入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内减振降噪建议措施。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虽然低地板列车的转向架位于车厢中部,但是车内噪声仍然表现为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车内噪声显著频段为中心频率250~2 000Hz的1/3倍频带,主要噪声源位于地板和风挡区域,主要是轮轨区域噪声。客室两端噪声主要经由车下地板和风挡结构传递至车内,客室中部噪声主要经由车下地板结构传递至车内,噪声传递路径为空气传声。因此,提高地板、风挡的密封...
关键词:车内噪声;低地板;传递路径;声源识别;统计能量法
-
50682.复合材料加筋板计及热效应的声-固耦合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服役时会面临高温、振动和噪声等环境,声-固耦合是其设计环节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飞行器典型复合材料加筋板,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法从三种工况开展加筋板的声-固耦合分析,即仅考虑高温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工况一)、仅考虑热应力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工况二)、同时考虑二者的影响(工况三)。结果表明:高温引起的材料力学性能改变降低了板的固有频率,使响应峰值升高并向低频处移动;附加热应力的存在整体上降低了板的固有频率并改变了模态振型,引起响应峰值频率向高频处移动,并在整体上抑制了加速度响应;同时考虑二者的影响时,应力响应显著增大,加速度响应显著减小,且响应峰值频率位于工况一与工况二之间;高温...
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声-固耦合;热效应;有限元-边界元
-
50683.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基于某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热管理系统模型,计算了该乘用车在匀速、加速、爬坡和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特性。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低、热负荷大,热管理系统无法在全工况满足燃料电池系统散热的需求。在现有的热管理技术条件下,可通过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增加迎风空气流量等方法来增加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量。
关键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仿真;试验
-
50684.桥墩地震易损性对地震波反应谱概率分布的敏感度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理论(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中,正确选择输入地震波进行结构动力分析对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合理选择一座钢筋混凝土单墩模型以及两组实际地震波,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获得桥墩结构地震易损性对于反应谱概率分布特性特别是离散度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地震波反应谱的离散度及其概率分布对于桥墩结构的地震需求预计、工程需求参数危险性曲线、地震易损性曲线等概率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显著,具有密切相关性;但桥墩抗震能力的离散度同样对地震易损性曲线具有较大影响,甚至会削弱地震波反应谱离散度的影响。因此,对于以全概率...
关键词:桥梁抗震;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桥墩地震易损性;实际地震波;反应谱的概率分布特性
-
50685.长纤维复合材料乘用车后排座椅骨架轻量化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以某款乘用车后排座椅骨架为例,采用长纤维复合材料(LFT)替换金属,在其初始结构无法满足GB15083-2006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分析座椅骨架的重点设计区域和传力路径,提出采用长纤维复合材料的座椅骨架新结构,并利用CAE仿真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结构不仅能很好地满足法规要求,且质量相对金属结构减轻了约10%,轻量化效果明显。
关键词:乘用车后排座椅;轻量化;复合材料;拓扑优化
-
50686.频域分解模态识别方法的阻尼识别精度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在模态参数识别中,模态阻尼比往往比固有频率、振型参数更难被准确识别。为了提高频域分解模态识别方法的阻尼识别精度,分析了算法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采用自回归模型谱估计代替原有周期图谱估计的改进方法。开展了仿真算例研究,以白噪声激励下结构的振动响应为输入条件,使用频域空间域分解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算例结果验证了采用基于自回归模型的谱估计代替原有的周期图法谱估计,既保留了对密频模态的分辨能力,又提高了阻尼参数的识别精度,且在采样数据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参数识别;阻尼识别;频域分解法;谱估计
-
50687.基于单元分析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建模与扭振减振的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为探究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各部分动力学参数对动态输出响应的影响,实现双质量飞轮的合理匹配以达到减小扭转振动的目的,建立了由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变速器和差速器等子单元组成的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了各单元动力学参数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对系统受迫振动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考虑摩擦和惯性力的输入激励转矩模型,表达形式简洁,符合实际;基于单元分析的建模分析方法,揭示了系统参数与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内在联系,为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双质量飞轮的合理匹配与设计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减振;双质量飞轮;灵敏度分析;固有特性
-
50688.气囊-浮筏耦合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讨论了气囊-浮筏耦合的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以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首先,基于短轴承理论,建立了气囊-浮筏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如稳态响应、轴心轨迹、Poincaré映射、分岔图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等。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转速下,系统会呈现单周期运动,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系统出现单周期、倍周期、拟周期和混沌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这些动力学特性可以为气囊-浮筏耦合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振动控制及其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气囊-浮筏;船用转子系统;短轴承;非线性振动;动力学特性
-
50689.某车用单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外特性仿真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以某车用充气式液压减振器为例,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建立了阻尼力的数学模型。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充气式液压减振器外特性曲线,为减振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充气式液压减振器;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外特性曲线
-
50690.不同物理媒介对车载CAN总线通信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6-02-20]
针对现有车载网络标准对CAN总线应用环境规定不明确的问题,构建了CAN通信网络试验平台,利用USBCANⅡ双通道CAN分析仪对通讯数据进行采集,并应用CANKING和X-Analyser两款CAN分析软件对3种物理媒介对CAN网络通信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作环境和网络条件下,不同物理媒介对CAN通讯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别,当CAN仿真节点发送时间间隔≤5 ms时,屏蔽双绞线通讯性能最好;时间间隔≥5 ms时,3种物理媒介的通讯性能相同。
关键词:车载CAN总线;通信特性;物理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