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31.Li2CO3-B2O3-V2O5掺杂ZnO-TiO2陶瓷低温烧结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Li2CO3、B2O3和V2O5 3种常见的低熔点氧化物为烧结助剂,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Li2CQ-B2O3-V2O5掺杂的ZnO-TiO2微波介质陶瓷,并利用XRD、SEM等研究了ZnO-TiO2陶瓷的烧结行为、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特征及微波介电性能等.结果表明,当掺入3%(质量分数)Li2CO3-B2O3-V2O5时,在840℃烧结2h可制备出体积密度为4.99g/cm3的ZnO-TiO2陶瓷,达到理论密度的96.5%以上,εr、Q·f、τf分别约为24、22900GHz、-4×10-6/℃.
关键词:ZnO-TiO2;Li2CO3-B2O3-V2O5;掺杂;微波介电性能
-
28932.聚酰胺压电性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回顾了压电聚合物的历史,探讨了不同结构形态聚合物的压电机理,详细综述了脂肪族聚酰胺压电性能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讨论了芳香族聚酰胺及聚酰胺复合薄膜的压电性,最后进一步指出了聚酰胺压电性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压电性;铁电性;聚酰胺
-
28933.N-芳基香豆素甲基酮缩氨基硫脲对Cu2+的选择性比色识别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设计合成了2种新型N-芳基香豆素甲基酮缩氨基硫脲受体分子S1和S2,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考察了其对Fe3+,Hg2+,Ag+,Ca2+,Cu2+,Zn2+,Pb2+,Cd2+,Ni2+,Cr3+和Mg2+等阳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当加入Cu2+时,溶液颜色立刻由无色变为黄色,而加入其它阳离子则无变化,从而实现了对Cu2+的裸眼检测,具有专一选择性比色识别效果.通过计算可知,受体分子S2对Cu2+的络合常数大于S1,且主客体间形成1∶1的配合物.受体分子S2对Cu2+的检出限为2.0×10-7mol/L,稳定常数Ks=1.02×105 L/mol.另外,在EDTA存在时,配合物可以释放出Cu2+,与EDTA结合,表现出对Cu2+的“off-on”模式.
关键词:缩氨基硫脲;铜离子;阳离子识别;比色识别
-
28934.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合成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杂化共聚物及其结构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Cp2ZrCl2)催化剂和改良的甲基铝氧烷(MMAO)助催化剂,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共聚物.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单乙烯基反应基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与乙烯的聚合.对共聚产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质、分子量及其分布等进行了研究.共聚单体(POSS)的插入率在0.01%~0.30%之间,随着共聚单体在共聚物中摩尔分数的增大,聚合物的熔点和熔解热降低.共聚物的热重分析结果显示,乙烯-POSS共聚物拥有更高的热分解温度以及较高的热分解残留量.随着POSS的加入,聚合物的分子量明显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宽.
关键词:杂化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剂
-
28935.新型抗高温转向酸体系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C12~22脂肪酸和3-二甲氨基丙胺合成了J型、Y型、R型和月桂酸等表面活性转向剂,并将这些转向剂进行复配得到抗高温转向酸体系.考察了不同的转向酸体系在高温下的黏度变化情况以及乙二醇对体系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转向酸体系配方(基于体系的质量)为w(J型转向剂)=2.50%、w(Y型转向剂)=2.00%、w(R型转向剂)=0.50%、w(浓盐酸)=18.00%、w(乙二醇)=12.50%、w(高温缓蚀剂WLD31A)=1.50%、w(铁离子稳定剂WLD28A)=1.00%和其他添加剂时,在100℃下该转向酸体系的最大黏度达到170 mPa·s.对比了Y型转向剂和月桂酸转向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Y型转向剂的抗高温性能优于月桂酸转向剂.
关键词:抗高温转向剂;转向酸体系;黏度;采油
-
28936.具有电子传输特性的Be金属配合物作为磷光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具有优良电子传输特性的铍金属配合物二[2-(2-酚基)吡啶]合铍(Ⅱ) (Bempp)作为磷光客体材料二(2-苯基吡啶)(N,N′-二异丙基苯甲脒)合铱(Ⅲ)(PPP)的主体材料制备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与经典的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4,4′-二(N-咔唑)联苯(CBP)相比,Bempp更有利于空穴、电子的注入及传输的平衡,与PPP间存在更高效的能量转移.该器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最大效率和流明效率(63.1 cd/A和54.0lm/W),均明显高于采用CBP作为主体材料的磷光器件.
关键词:磷光有机电致发光;铍配合物;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
-
28937.一维纳米材料组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分别分析和讨论了纳米线阵列直接有序生长法、随机组装法和不同驱动机制的组装法,展望了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总体来说,直接有序生长法适用的材料范围受限制,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随机组装法成功率比较低;而将纳米线合成和组装分立并加入驱动机制后,适用的材料范围广泛,组装效果提高.其中,液体剪切力驱动组装法、介电泳法、接触打印法和“压法的效果最突出,都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未来的努力方向包括:如何更精确地控制纳米线阵列的位置、密度等参数,如何建立纳米线阵列与电路系统的电联接等.
关键词: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线;纳米管;排列;组装;驱动机制
-
28938.双亲性离子液体功能化复合胶体颗粒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硅烷偶联剂4-氯苄基三氯硅烷对二氧化硅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制得表面接枝氯苄基的亲油二氧化硅颗粒.在亲油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继续接枝亲水性的十二烷基咪唑,即可制得含有离子液体基团的双亲性二氧化硅颗粒.通过静电吸附氯铂酸和硼氢化钠还原,可在两亲性二氧化硅颗粒表面负载铂纳米颗粒,从而得到双亲性二氧化硅颗粒催化剂.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并以苯甲醇氧化反应为研究对象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使用此催化剂可使苯甲酸的产率达到90%.
关键词:双亲性;离子液体;复合胶体颗粒;二氧化硅颗粒
-
28939.基于渗透脱水的自动化蛋白质结晶高通量筛选芯片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构建了一种基于渗透脱水模式的自动进样微流控结晶芯片.该芯片通过真空预脱气将包含蛋白质和结晶剂的液滴自动分配至结晶微腔阵列中,然后利用集成的一排包含不同浓度盐溶液的透析管道,通过渗透脱水方式经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实现液滴的逐渐浓缩,使之趋于过饱和状态,进而形成结晶.此芯片可一次筛选较宽范围的过饱和状态,实现蛋白质结晶的快速优化.利用模式蛋白溶菌酶的结晶实验验证了该芯片的性能.
关键词:自动进样;高通量筛选;渗透脱水;蛋白质结晶
-
28940.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的水热合成和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LiOH·H2O,NH4VO3,NH4 H2 PO4和麦芽糖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碳包覆的磷酸钒锂化合物,考察了碳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煅烧的样品为单一纯相的单斜晶体结构.晶体颗粒分布为100~ 300 nm,粒度分散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且在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无定形碳,这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导电率.含碳量为10.23%的样品,在倍率1.0C的电流密度下,在3.0~4.3V电压范围内,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18.8 mA·h/g,循环15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15.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6.88%.
关键词:磷酸钒锂;正极材料;水热法;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