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21.碳二前加氢催化剂工业应用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考察了新型碳二前加氢催化剂BC-H-21B在巾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装置上稳定运行54个月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BC-H-21B催化剂性能稳定,抗CO波动能力强,前加氢反应器出口乙炔含量始终小于1×10-6(x),乙烯选择性平均为76.2%,甲基乙炔和丙二烯两者转化率大于50%;根据BC-H-21B催化剂的侧线试验结果和使用经验,制定了BC-H-21B催化剂的抗CO波动的调整方法.合理分配前加氢反应器各段乙炔加氢负荷是提高乙烯选择性的有效手段,一段负荷控制在45%~55%,二段负荷控制在40%~50%,三段负荷控制在5%~10%.BC-H-21B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C4及C+4组分的能力,在控制绿油生成量和绿油黏稠度方面也大大优于同类进口催化剂.
关键词:碳二前加氢;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波动;乙炔;碳四组分;绿油
-
28922.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广谱特异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从分泌抗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DPPs)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系(12C2)中提取了总RNA,经RT-PCR反转录成cDNA,设计带linker引物,采用重叠延伸PCR制备单链抗体(scFv)基因,将其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3 MH中,构建成噬菌体单链抗体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出噬菌体表面展示scFv,对经过Phage-ELISA鉴定的阳性克隆进行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geneⅢ的去除,用IPTG诱导其可溶性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及ELISA鉴定,并与亲本MAb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可溶性表达的scFv分子量为27000;scFv与DPPs的交叉反应率比其亲本MAb提高了1.3~3.5倍,表明其广谱特异性有所提高.由于scFv与MAb相比具有诸多优点,因此本研究为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更广谱、更灵敏的新型识别分子.
关键词: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广谱特异性
-
28923.湍流模型在大钢锭中间包内流场数值模拟中的适应性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多炉连浇大钢锭中间包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k-ε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对大钢锭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相比较,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深熔池、大通钢量的大钢锭中间包,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更为接近,且对安装控流装置的中间包内流场模拟效果更好.
关键词:中间包;流场;数值模拟;标准k-ε;模型;Realizablek-ε模型
-
28924.膨胀石墨层间生长高活性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醋酸锌和膨胀石墨为原料,采用真空辅助压力诱导手段使反应溶液注入膨胀石墨层间,在180℃下溶剂热反应12h,一步得到氧化锌纳米棒/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锌纳米棒具有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氧化锌纳米棒在石墨烯表面分散性较好,其平均直径约50 nm,长度约150~ 200 nm.所得氧化锌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优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催化剂Degussa P25.
关键词:氧化锌纳米棒/石墨烯复合体;亚甲基蓝;光催化;膨胀石墨
-
28925.银-组氨酸配合物-蒙脱石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活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银-组氨酸配位阳离子[Ag(His)]+为前驱体,采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抗变色耐盐性的新型银-组氨酸配合物-蒙脱石抗菌剂(SHMMT).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抗菌剂的载银量,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表征了抗菌剂的结构,用平板计数法测试了SHMMT对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的抗菌活性,通过海水浸泡实验对抗菌剂的耐盐性和缓释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组氨酸与Ag+的摩尔比为1∶1时,SHMMT抗菌剂的载银量高达1.7 mmoL/g,远大于蒙脱石(Na-MMT)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该产品为白色粉末,具有很强的抗变色能力和抗菌活性.SHMMT在海水中浸泡45 d后杀菌率仍达80%,耐盐性和缓释性良好,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环保型抗菌材料.
关键词:蒙脱石;银-组氨酸配合物;抗菌活性;耐盐性
-
28926.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及其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处理石墨粉制得氧化石墨,利用超声波作用将氧化石墨剥离,得到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状悬浮液,然后在水合肼的还原作用下得到石墨烯.采用SEM、XRD以及Raman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形貌、结构以及谱学的表征分析.考察了还原过程中温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以及中性条件下、碱性条件下水合肼用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石墨;氧化石墨;石墨烯;氧化还原法
-
28927.壳聚糖纳米银溶液的稳定性及在织物抗菌整理上的应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以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制备了系列壳聚糖纳米银溶液;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溶液对纳米银的浓度、形貌和粒径大小的影响及纳米银的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得溶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有壳聚糖存在时,纳米银以小于50 nm球形粒子稳定分布于壳聚糖溶液中.随着壳聚糖质量分数的增大,形成纳米银浓度减小,但稳定性提高,壳聚糖质量分数控制在0.5% ~0.7%范围内,可得到浓度较高且稳定性良好的纳米银.在壳聚糖和纳米银的共同作用下织物具有极好的抗菌性和抗菌长效性.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银;稳定性;抗菌活性
-
28928.均苯型聚酰亚胺模塑粉的制备与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用含有扭曲非共平面结构的二胺1,3-二(3-氨基苯氧基-4′-苯酰基)苯(BABB)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缩聚制备了具有3种不同分子量的均苯型热塑性聚酰亚胺模塑粉,并研究了其组成、聚集态结构、熔体黏度、稳定性和热性能,将模塑粉模压成型后进行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引入柔性的二胺,模塑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传统的均苯型聚酰亚胺相比明显下降,熔体黏度大幅度下降,且具有良好的熔体黏度稳定性.同时,均苯四甲酸酐的存在保证了该模塑粉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及较低的吸水率.
关键词:聚酰亚胺;模塑粉;熔融加工
-
28929.金属单质锡促进的水相中醛的Barbier类型炔丙基化反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报道了一种简单、高效且快速的醛的炔丙基化反应体系.使用廉价的金属单质锡粉,在路易斯酸SnCl2·2H2O促进下,实现了水相中醛羰基化合物的Barbier类型炔丙基化反应,高收率、高区域选择性地得到单一的高炔丙基醇产物(收率99%).该方法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30℃)、环境友好(以水为介质)及反应速度快(30 min内反应原料基本消失)等优点.另外,在使用肉桂醛为底物且将反应温度升至55℃时,意外地得到了中等收率的新型高度对称的烯炔醚化合物.
关键词:单质锡;水相;芳香醛;炔丙基化
-
28930.萃取精馏分离二氯甲烷-丙酮的工艺模拟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水为萃取剂对二氯甲烷丙酮混合物进行了萃取精馏过程模拟,体系的气-液平衡和液液平衡分别采用Wilson模型和NRTL模型预测.分析了总理论板数,回流比,萃取剂进料速率、塔板数、温度和原料进料塔板数、温度等操作参数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并取得了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塔采用36块理论板,回流比为3,原料在第16块板进料,萃取剂用量1 500 kg/h,第7块板进料时塔顶得到二氯甲烷-水的共沸物,分层得99.9%的二氯甲烷,塔釜得到丙酮-水的混合物进入丙酮塔;丙酮塔为简单精馏塔,采用35块理论板,回流比为4,第25块板进料,塔顶可得99.7%的丙酮,塔釜得到几乎纯净的水,经冷却后可用作萃取塔的萃取水,循环套用.
关键词:二氯甲烷;丙酮;萃取精馏;模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