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31.三维多孔C球包覆纳米SnO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葡萄糖为碳源,锡酸钠为锡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三维多孔C球包覆纳米SnO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样品的XRD谱线都出现SnO2的特征峰,多孔SnO2/C球尺寸为100 nm左右,10~50 nm的SnO2颗粒被均匀地包覆在约30 nm的多孔碳层中.考察了水热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水热时间6h、烧结温度500℃、烧结保温时间2h的条件下,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首次可逆比容量为581.0 mAh/g,首次放充电(嵌脱锂)效率为66.48%,经5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保持在502.9 mAh/g,循环效率为99.9%,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O2/C球;水热法;碳包覆
-
28832.SO42-/TiO2-SiO2固体超强酸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SO42- /TiO2-S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为例,选择松香与甘油酯化这一高粘度有机反应体系,通过IR、TPD、XRD和BET等检测方法,研究了SO42-/TiO2-SiO2的失活原因.研究表明,催化剂表面吸附有机物、酸中心减少、酸量下降是导致该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再生方法,优化了再生条件:在500℃焙烧脱去吸附物,再用H2SO4浸渍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再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新鲜催化剂性能基本相同.
关键词:SO42-/TiO2-SiO2;固体超强酸;失活;再生;松香;甘油;酯化反应
-
28833.十七氟癸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膜材料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 PFD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十七氟癸基修饰的S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γ-Al2 O3/α-Al2O3多孔陶瓷支撑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保护下烧结成完整无缺陷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材料的形貌进行观察,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对溶胶粒径及分布进行测试,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表征了十七氟癸基修饰对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七氟癸基已经成功修饰到SiO2膜材料中,且随着PFDTES加入量的增大,溶胶粒径和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不断增大.当n(PFDTES)∶n(BTESE)=0.25∶1时,溶胶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3.69 nm,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为(112.0±0.4)°.在修饰后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中H2的输运遵循微孔扩散机理,在300℃时,H2的渗透率达到5.99×10-7mol·m-2·Pa-1·s-1,H2/CO和H2/CO2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达到9.54和5.20,均高于Knudsen扩散的理想分离因子,表明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分子筛分效应.
关键词: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溶胶-凝胶法;疏水性;气体分离
-
28834.多孔聚苯醚的合成及气体储存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厄尔曼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dia-c5拓扑结构的多孔聚苯醚JUC-Z6,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高热稳定性(214℃失重5%)、高化学稳定性、高BET比表面积(192 m2/g)及窄孔径分布( 1.36 nm).低压气体吸附测试结果表明,JUC-Z6在多孔材料中具有较高的吸附焓(氢气4.1 kJ/mol,二氧化碳33.7 kJ/mol,甲烷4.1 kJ/mol).
关键词:多孔有机骨架;厄尔曼反应;储气;聚苯醚;碳捕获
-
28835.肿瘤酸度响应性聚(L-赖氨酸)-阿霉素键合药的制备与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用丁二酸酐(SA)和顺式乌头酸酐(CA)分别对阿霉素(DOX)进行修饰,得到非酸响应的SA-DOX(SAD)和酸响应的CA-DOX(CAD).通过SAD或CAD、端羧基化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COOH)与聚(L-赖氨酸)(PLL)的缩合反应,制得非酸响应的PLL-g-mPEG/SAD和酸响应的PLL-g-mPEG/CAD键合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键合药的化学结构,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键合量.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结果表明,两亲性的PLL-DOX键合药可以在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微粒.体外释放实验及噻唑蓝检测结果表明,PLL-g-mPEG/SAD在实验pH范围和时间段内只释放出少量DOX,不具有酸响应特性,且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小.而PLL-g-mPEG/CAD在生理条件(pH=7.4)下相对稳定,在弱酸性条件(pH=5.3,6.8)下,CAD中酸响应的酰胺键能快速水解并释放出DOX,表现出较强的HeLa细胞增殖抑制效果.
关键词:阿霉素;聚(L-赖氨酸);肿瘤酸度响应性;肿瘤细胞增殖抑制
-
28836.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双层结构TiO2薄膜空间的电子分布与接触界面转移过程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双层结构TiO2薄膜的电子积累和与电解液接触界面的电子转移过程.通过制备纳米颗粒单层和纳米颗粒/亚微米颗粒双层2种不同微结构的TiO2薄膜电极,对其电容分布、局域态密度、薄膜内部电子传输和固/液界面电子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纳米颗粒/亚微米颗粒双层结构电极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数量的电子会积累在亚微米颗粒层中引起薄膜电极化学电容的增加.在纳米颗粒层上端覆盖亚微米颗粒后降低了界面复合电阻,但对薄膜电极的传输性能影响较小.因此在筛选和制备DSC散射层材料时除应具有良好的光散射性能外,还应考虑材料的化学电容和界面转移电阻等因素.
关键词:双层结构;电子积累;电子转移;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
28837.卤氧化铋异质结型可见光光催化剂的新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卤氧化铋BiOX (X=Cl,Br,I)以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合适的禁带宽度显示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特别是BiOBr和BiOI可以直接作为可见光光催化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围绕这两种化合物为中心的异质结型可见光光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较高和可见光活性普遍较强的特点.主要综述了BiOBr和BiOI两种材料的异质结型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形貌,以及光催化活性和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卤氧化铋;可见光;异质结;光催化;bismuth oxyhalide;visible light;heterojunction;photocatalysis
-
28838.有机小分子调控下的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甘氨酸和乙二胺为模型分子,在中性条件下采用水热法.研究有机小分子对羟基磷灰石(HAP)晶体生长形貌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合成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诱导合成的HAP呈六方棒状,长500~2000nm,直径为50~100nm;在乙二胺的诱导下合成了长100~250nm,宽30~50nm的片状HAP晶体.对照空白实验可知,小分子上的极性基团通过静电吸附或分子占位显著影响HAP的形貌.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极性基团;合成
-
28839.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电化学制备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恒电位电聚合法制备了樟脑磺酸(CSA)掺杂的旋光异构性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圆二色光谱(CD)对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合电聚合溶液胶束平均粒径和ξ电位的测定,研究了具有旋光异构性PANI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和具有增强旋光异构性的原因.所制备的PANI纳米纤维具有无双螺旋结构,其形貌不随着苯胺浓度的改变而变化.不同手性樟脑磺酸掺杂制备的PANI纳米纤维具有镜像对称的旋光异构性,且具有较高的椭圆偏振率.这种手性PANI纳米纤维的颜色和旋光性均可通过化学掺杂/去掺杂或电化学掺杂改变氧化还原态而呈现可逆变化.
关键词:电聚合;聚苯胺纳米纤维;手性;圆二色光谱;旋光异构性
-
28840.共缩聚法制备有序介孔氧化硅纳米螺旋纤维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关键词:介孔氧化硅;纳米纤维;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共缩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