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0464 篇 当前为第 2885 页 共 3047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8841.La1-xCaxMnO3外延薄膜的制备、结构及磁电阻效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单晶LaAlO3(100)基片上生长了La1-xCaxMnO3(x=0,0.05,0.1,0.2)外延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聚焦离子束系统(FIB)、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磁性测量系统(MPMS)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价态、居里温度和磁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具有明显的(100)外延生长取向和平整的表面.在居里温度附近,样品发生铁磁-顺磁转变.随着Ca2+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居里温度升高,La0.8Ca0.2MnO3的居里温度为264 K.随温度的变化,样品发生了金属-绝缘体转变.样品还具有较大的磁电阻效应,在H=2.0 T,T=210 K时,La0.95Ca0.05MnO3的磁电阻达到80.9%.
    关键词:La1-xCaxMnO3外延薄膜;溶胶-凝胶旋涂法;居里温度;巨磁电阻效应
  • 28842.响应曲面法优化小桐子壳基活性炭制备条件的实验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水蒸气物理法制备小桐子壳基活性炭,通过响应曲面法中模型的优化设计和分析,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子(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水蒸气流量)对活性炭碘吸附能力和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ANOVA)研究了各个实验因子或交互作用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经过优化所获得的实验条件为: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22 min,水蒸气流量5.5 g/min,获得的活性炭碘值为950 mg/g,得率为13%,比表面积为785 m2/g.
    关键词:小桐子;响应曲面法;活性炭;碘值;得率;优化;jatropha curca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activated carbon;iodine value;yield;optimization
  • 28843.温度对镁基储氢材料用于噻吩加氢反应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机械反应球磨法制备了镁基储氢材料,在连续操作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温度对镁基储氢材料与噻吩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过低,储氢材料将无法为噻吩加氢反应供氢,噻吩不发生加氢反应;反应温度过高,噻吩加氢反应生成的C4烃容易发生积碳反应.只有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储氢材料才能与噻吩反应生成C4烃.
    关键词:储氢材料;加氢脱硫;噻吩转化率;氢化镁;hydrogen-storage material;hydrodesulfurization;thiophene conversion;magnesium hydride
  • 28844.Mo含量对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结构及催化二硝基甲苯加氢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研究了Mo含量对二硝基甲苯加氢制备甲苯二胺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o含量(摩尔分数)≤6%时,Mo助剂使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选择性均达到100%.通过XRD,TEM,DSC,XPS,ICP和H2-TPD技术对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Mo助剂含量的增加,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中不仅非晶态结构的无序程度增大,催化剂粒径逐渐由60 nm左右减小至15 nm左右,而且分布更加均匀,Ni吸附中心的H2吸附强度变弱,使氢物种更易于在催化剂表面流动并参与反应,同时Mo助剂还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当Mo含量为6%时,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在2 MPa和110 ℃反应条件下,二硝基甲苯转化率达99.8%,甲苯二胺选择性为100%.
    关键词:二硝基甲苯;甲苯二胺;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Mo助剂
  • 28845.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发展前景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对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的技术进展(包括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对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工艺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该工艺的未来发展前景.指出合成气通过费托合成制低碳烯烃工艺具有较好的产品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保障,且与传统蒸汽裂解和经甲醇制烯烃工艺相比,具有原料价格优势,并副产高价值油品,在经济性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能通过改进催化剂和工艺优化提高低碳烯烃在总产品中的组成(如提高至40%(w)以上),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的经济性优势将更加明显.
    关键词:合成气;费托合成;低碳烯烃
  • 28846.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与烷基季铵盐的相互作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六氟丙烯三聚体(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C9F17OC6H4SO3Na,OBS)与阳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CnNR[CnH2n+1N(CH3)3Br,CnNM,n=8,10和CnH2n+1N(CH2CH3)3Br,CnNE,n=8,10,12]复配,研究了OBS与CnNR的摩尔比、CnNR疏水链长及CnNR亲水基团大小对此类阴、阳离子碳氟-碳氢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最低表面张力(γcmc)、总饱和吸附量((Γ)tm)及极限分子面积(Amin)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与CnNR复配,OBS的cmc和γcmc均大幅下降,达到了全面增效的结果.不同摩尔比的OBS-C8NE混合体系中,摩尔比为1∶1时表面活性最好,cmc和γcmc均最小;偏离等摩尔比时,OBS过量时混合体系的cmc小于C8 NE过量时混合体系的cmc,但γcmc相差不大.与单体系相比,OBS-C8 NE混合体系的(Γ)tm明显增大、Amin明显变小.OBS与不同疏水链长的CnNE复配时,cmc的变化规律为C8NE>C10NE>C12NE,表明CnNE疏水链长的增加能降低混合体系的cmc.通过比较CnNM和CnNE(n=8,10)的表面活性发现,改变混合体系中CnNR的亲水基团大小对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氟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六氟丙烯三聚体
  • 28847.碱性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乙烯酯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使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阴离子的咪唑盐离子液体,并通过FT-IR手段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碳酸乙烯酯(EC)与甲醇(MeOH)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比较了相同催化条件下不同阴离子咪唑盐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丁基-3-甲基咪唑氢氧化物([BmIm] OH)对EC与MeOH酯交换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时间为4h,温度为67℃,催化剂0.3g,醇酯比为10:1的条件下,EC的转化率和DMC的选择性分别高达88.5%和90.3%.经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剂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酯交换
  • 28848.搅拌铸造SiCp/2024复合材料热挤压-轧制变形组织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搅拌铸造-热挤压-轧制工艺制备SiCp/2024复合材料薄板.通过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铸态、热挤压态及轧制态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了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铸坯主要由80~100μm的等轴晶组成,粗大的晶界第二相呈非连续状分布,SiC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合金基体中;热挤压变形后,晶粒沿挤压方向被拉长,SiC颗粒及破碎的第二相呈流线分布特征;轧制变形后,基体合金组织进一步细化,晶粒尺寸为30~40μm,SiC颗粒破碎明显,颗粒分布趋于均匀,轧制变形对挤压过程中形成的SiC颗粒层带状不均匀组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教学概率统计指出,塑性变形有利于提高颗粒分布的均匀性.力学测试表明,塑性变形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显著提高.SiCp/2024铝基复合材料主要的断裂方式为:合金基体的延性断裂、SiC颗粒断裂及SiC/Al界面脱粘.
    关键词:搅拌铸造;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微组织;轧制
  • 28849.P3HT/PCBM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从活性层中给体和受体材料的改进、添加剂的影响以及器件制备工艺过程中的改进3个方面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基于C60衍生物(PCBM)/聚己基噻吩(P3HT)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提高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几个方面阐述了该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点、趋势及前景.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CBM/P3HT;光电转换效率;polymer solar cells;P3HT/PCBM;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 28850.高强铝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半固态成形技术制备高性能铝合金是现代材料成形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介绍了几种高强铝合金的新型半固态成形技术,如倒锥形通道浇注法、流变挤压成形法、原位反应液相线铸造法等,分析了半固态成形高强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开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强铝合金;半固态成形;组织性能;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semi-solid forming;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首页  上一页  ...  2880  2881  2882  2883  2884  2885  2886  2887  2888  288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