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4-12]
十年蓄势,2021年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鸣锣开市。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球第一,亟须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历经10年试点后,于2021年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国碳交易市场主要分为强制减排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4-12]
1 月海外电动车销量淡季,冲量后的阶段性平淡不影响长期趋势。1 月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30.13 万辆,同比+93%,环比-42%;海外电动车销量13.08 万辆,同比+14%,环比-56%;欧洲电动车销量8.86 万辆,同比+18%,环比-63%,12 月冲量后销量出现阶段性平台,符合我们的预期。2 月欧洲电动车销量环比微增,东吴电新组预计3 月欧洲销量增速将大幅提高,全年维持200 万辆销量预期,同比+5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4-12]
原材料涨价对大部分机械行业都是有影响的,幅度大小不同,取决于公司对下游转嫁能力、对供应链的管理、规模优势、成本构成等,我们今年对受原材料涨价影响较大的传统机械行业持谨慎态度,虽然一季度销售大幅增长(也有基数原因),但是毛利率环比下降是必然,从历史上看叉车、装载机、电梯、缝纫机、机床、起重机等原材料占比高、行业竞争相对激烈的子行业受影响较大,硬质合金刀具、注塑机、集装箱等产品一季度提价可以部分消化成本,三一重工、恒立液压等龙头受影响也相对较小。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4-12]
3 月份市场整体上升,机械行业(中信分类)指数下跌3.12%,跑赢沪深300 指数2.47 个pct。从市盈率看,机械行业TTM 市盈率约为44.53倍;从市净率看,机械行业市净率约为2.91 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从细分行业看,环保装备/核电装备/冷链装备涨幅靠前,船舶海工/新能源汽车装备/半导体装备涨幅靠后。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4-06]
需求层面,Q1 零售端如期复苏,线下渠道增长明显,考虑到线上去年基数较 高,今年线下渠道表现值得期待,重点关注线下占比高的龙头;而 1-2 月地产 竣工面积增长 40%+,且从产业链上游也看到竣工端的向好趋势,这将对后周 期行业形成拉动,建议重点关注厨电子板块。成本方面,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导致家电制造成本上升,不过一方面龙头通 过自身效率提升消化成本端带来的不利影响。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1-04-06]
大众集团推行标准化电池,电动化转型步伐有望加速。电动车行业排产上行,锂电材料持续满产满销。车端:国内电动车销量淡季不淡,上游原材料企业供需持续偏紧。电池端:电芯成本压力加大,近期部分动力电池厂对整车厂有涨价意愿, 但实际成交价暂未变动。材料端:3 月上旬上游锂电材料持续上涨,三月下旬价格多处于高位横 盘,矿产端价格明显回落。投资建议:看好行业排产向上,产业链供需偏紧高价延续。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4-06]
逆变器出口高速增长,海外市场多点开花。持续高增长的逆变器出口额充分印证了国内厂商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近年来国内逆变器厂商市场份额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自身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海外老牌厂商收缩态势明显,国内厂商有望进一步抢占全球份额。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4-06]
近日恒大汽车在 2020 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新能源汽 车产业累计总投入达到 474 亿元,目标 2025 年实现年产销超 100 万 辆。目前恒大在天津、上海和广州建设新能源车产线,并在郑州、 南京、广州等地自建三元软包电池生产基地。恒大蓄势待发,主要 车型量产在即。我们认为此次硅料龙头率先提出不涨价对行业来 说是利好,缓解了下游的压力,也利于装机需求的落地。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4-06]
新能源车供应链一季报抢眼。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锂电中游材料供需格局改善非常明显。供需偏紧,硅料价格十连涨。硅片价格跟涨,悉数传导压力。电池组件承压,价格博弈激烈。电 池环节利润压缩较为明显,电池环节成为了该轮价格上涨周期中“最受 伤”环节。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1-04-05]
2021.03.22-2021.03.26:本周电新行业涨幅为0.61%,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62%,落后沪深300 指数0.01pct。在申万28 个行业板块
中位列第15 位,表现位于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