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18]
2016年广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10.94亿元,增长8.2%,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1.5个和0.7个百分点。农业保持平稳,工业稳中提质,服务业较快发展;消费稳中有升,投资缓中趋稳,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新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但步伐有望加快;我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深化实施,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聚,传统动能改造升级提速,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快速发展,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广州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仍面临一定风险和挑战,课题组经模型测算,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1%左右。
[金融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8]
发展新经济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在总结越秀区新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势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越秀区未来进一步催生新业态、发展新产业、孕育新模式、培育新动能、谋划新布局的新经济发展思路。
[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7]
[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更加注重形象建设,因为形象关系到市场、利润和企业的核心利益。而战略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利用大众传媒来阐释和促进有利的国家认同及国际形象。本文将对战略传播以及企业战略传播的内涵与特点做进一步界定,并从国际关系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等视角对战略传播进行解读,以形成战略传播理论的的基本理论框架。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2-01-17]
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简称为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的发展始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印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本文针对通过对印度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市场五个方面的分析,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在印度战略传播环境的详尽情况。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综合] [2022-01-17]
在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由摸索转向实践的关键历史时期,本报告抓住品牌这一核心命题,从品牌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对全球主要经济体500强企业近10年的增长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重点从国家品牌、制造业品牌、区域品牌、文化品牌四个方面对“十二五”期间的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对其时代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政策内涵,结合品牌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报告明确指出,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品牌发展迎来了厚积薄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家品牌,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布局;企业品牌,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役创新;产品品牌,是当前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术抓手。对中国品牌战略问题的深入研究,是对中国品牌发展历程的反思,也是对当前中国品牌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策略研究,更是对中国未来品牌强国路径的远景规划。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汽车制造业] [2022-01-17]
工业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党的十六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十七大“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和十八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战略指引下,我国制造业逐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工业品牌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重点对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海洋工程与船舶制造四个细分领域的品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金融业,综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7]
本报告总结了世界及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但是,全球对外投资流量强劲复苏,主要投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及经济体;投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全球跨国并购呈井喷式增长;国际整体投资政策趋向自由化与便利化。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迈上新台阶,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在投资主体方面,民企、国企齐头并进;主要投资到亚、欧及北美地区;并购与绿地投资都呈显著增长;制造业投资较多,投资行业整体呈多元化发展。另外,在报告中,我们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七个困难与瓶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期待通过本研究,能为中国企业展示全球对外投资的概况,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经营提供参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 [2022-01-17]
现阶段,我国企业“走出去”势头强劲,规模与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那么,在“一带一路”推进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机遇?企业跨国并购之后的文化差异应如何应对?中国新旧热点投资地——美国、欧洲、非洲和印度等地区又存在哪些市场机遇与风险?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融资渠道和方式有哪些,又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进?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2015年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进行了调查,收集各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观点整理汇编,以供参考借鉴。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1-14]
2016年,在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发展阶段,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产业发展持续活跃,规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投资向好成为新亮点,智能硬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OLED等热点纷纷涌现,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影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进出口形势依旧严峻,“双降”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2017年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做出了五点展望,提出了应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前沿布局、着力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培育各类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强核心技术领域的重大海外并购、建立良好的产业出口应对机制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