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农、林、牧、渔业] [2022-01-19]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林业协会,如中国林业生态法制促进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产业工会的发展情况、主要职能与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作用;其次,本文认为目前林业行业协会在进行行业自我监管、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等方面促进了产业发展。行业协会应从吸收科技要素、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加快林业改革创新、积极建言献策和扩大服务能力方面,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19]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考量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态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流域生态禀赋根本改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编制黄河流域全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方面,坚持整体统筹,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区分类实施保护;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面,坚持机会公平、水权平等原则,探索建立完善的用途分类、用量分级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的建议。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8]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撑下,伴随着各种前端智能硬件、软件的不断进步,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又称弱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将迈进强人工智能发展阶段,成为国家创新创业的核心驱动力。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18]
2016年广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10.94亿元,增长8.2%,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1.5个和0.7个百分点。农业保持平稳,工业稳中提质,服务业较快发展;消费稳中有升,投资缓中趋稳,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新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但步伐有望加快;我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深化实施,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聚,传统动能改造升级提速,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快速发展,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广州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仍面临一定风险和挑战,课题组经模型测算,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1%左右。
[金融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8]
发展新经济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在总结越秀区新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势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越秀区未来进一步催生新业态、发展新产业、孕育新模式、培育新动能、谋划新布局的新经济发展思路。
[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7]
[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更加注重形象建设,因为形象关系到市场、利润和企业的核心利益。而战略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利用大众传媒来阐释和促进有利的国家认同及国际形象。本文将对战略传播以及企业战略传播的内涵与特点做进一步界定,并从国际关系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等视角对战略传播进行解读,以形成战略传播理论的的基本理论框架。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2-01-17]
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简称为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的发展始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印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本文针对通过对印度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市场五个方面的分析,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在印度战略传播环境的详尽情况。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综合] [2022-01-17]
在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由摸索转向实践的关键历史时期,本报告抓住品牌这一核心命题,从品牌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对全球主要经济体500强企业近10年的增长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重点从国家品牌、制造业品牌、区域品牌、文化品牌四个方面对“十二五”期间的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对其时代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政策内涵,结合品牌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报告明确指出,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品牌发展迎来了厚积薄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家品牌,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布局;企业品牌,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役创新;产品品牌,是当前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术抓手。对中国品牌战略问题的深入研究,是对中国品牌发展历程的反思,也是对当前中国品牌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策略研究,更是对中国未来品牌强国路径的远景规划。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汽车制造业] [2022-01-17]
工业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党的十六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十七大“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和十八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战略指引下,我国制造业逐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工业品牌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重点对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海洋工程与船舶制造四个细分领域的品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