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21]
7 月26 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年中工作会议要求,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下半年要科学把握能源安全保障与结构调整关系,切实做好冬季能源供应,确保能源生产和供应安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21]
国务院国资委17 日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尤其在央企重组和资源整合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19]
作为天然气推广最为成功的省份之一,江苏省近年来在天然气产业培育、产业链构建及市场拓展等方面成就显著,能够为其他地区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深入分析江苏省经济社会及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全面研究其天然气产业链上中下游特点,探讨了基于产业链的江苏省天然气产业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并提出其天然气产业未来发展政策建议。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19]
成品油营销与互联网结合产生了新的业务形态,移动支付提升加油站效率,手机加油软件日渐兴起,非油品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品油在线销售平台创新油品交易模式。加油站线上线下业务结合需因地制宜,线上销售平台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加油软件盈利模式需要探索,这些是与互联网结合过程中加油站、成品油批发和非油品营销等业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未来的成品油营销将基于业务现状嫁接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多元服务,推动成品油销售模式的变革,实现非油品业务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利用互联网创新营销宣传,发展线上交易平台,为炼厂、销售企业和终端客户创造价值。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15]
近年,世界石化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乙烯行业投资再度复苏,并将引发未来5~10 年两轮乙烯及下游产品产能的投产高潮,届时世界乙烯行业的生产和消费格局都将发生深刻转变。与此同时,乙烷裂解等新原料路线的扩散,天然气制烯烃等新生产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嫁接信息技术新消费场景的出现,将为世界乙烯行业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而煤/甲醇制烯烃发展的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安环政策的趋紧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挑战。期间,中国和美国将成为驱动世界乙烯工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市场,将对世界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利润和贸易格局的再平衡发挥重要推动作用,预计到2025 年前后,中美乙烯生产规模将分别达到4300 万吨/年和4700 万吨/年左右,两国人均乙烯当量消费仍呈现加速提高态势。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1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石化行业央企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本文详细梳理了石化行业央企十八大以来的改革逻辑,研究发现政府行政统筹、行业体制机制改革、企业自驱动力共同构成了石化行业央企改革的驱动因素,三者有机配合、协同系统、动态联动,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石化行业央企改革。但在不同领域改革复杂程度不同,三者之间的主辅作用因而呈现动态变化。本文尝试对石化行业未来改革进行展望,以期为石化行业央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世界一流公司的目标提供借鉴。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12]
过去 10 年,中东、中国相继迎来乙烯产能扩张周期,美国处于产能改造周期。2017 年,全球乙烯产能达到 1.69 亿吨/年(同比+4.3%),产量 1.51 亿吨(+3.9%),消费量 1.50 亿吨(+3.4%),全球乙烯供需处于紧平衡。同时,从全球乙烯生产来看,轻质化已成趋势。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10]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EMIS程在17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上表示,虽然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地区性、时段性供应偏紧情况仍将存在,但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是平稳的,也是有保障的。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8-08-07]
6月份,受美元走弱和OPEC增产可能性增加影响,石油价格震荡上行。6月我国原油产量为1584.6万吨,同比下降2.3%,受成本压力和检修影响,原油加工量出现回落,原油进口规模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同比出现负增长。天然气产量延续下行态势,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9.0个百分点。油价的高企直接带动进口金额大幅增加,6月份我国原油进口均价达到542.65美元/吨,较1月份净增加81美元。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8-07]
由于锂产品供给侧增量较大,今年来,碳酸锂价格出现较大回落,截至2018年7月24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为10.4万元/吨,较去年最高点下降38.1%。预计2018年新增产能中包括矿石级的赣锋锂业3.75万吨、九江容汇锂业1.6万吨锂、瑞福锂业4万吨;以及卤水级的有盐湖股份1万吨、青海锂业1万吨,总计3~4万吨工业级碳酸锂增量。由于,新增产能中较大部门原材料属于外购锂精矿再加工,单吨碳酸锂生产成本接近10万/吨,同时考虑2018下半年新能源车需求快速增长及3C需求回暖,我们预计短期锂价维持10万/吨以上弱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