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中国化工报》10月9日报道,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国家标准GB/T36762-2018《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于2018年9月17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了解,该标准总结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10多年来在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又充分考虑了全国各地化工区客观情况,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管廊管理的职责、规划和设计、建设、运行、事故和应急等。适用于化工园区内输送化学品、蒸汽和污水等厂际管道的公共管廊管理。在运行上,又包括准入管理、施工管理、巡检管理、维护保养、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等六个方面。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中国化工报》10月24日报道,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编制的《石化绿色工艺名录(2018年版)》(以下简称《名录》)在本报正式发布,名录包括半水—二水法/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酰胺类除草剂甲叉法生产工艺等共计20条。该名录同步在国家石油和化工网发布。未来,《名录》将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指导下,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行调整更新。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金联创化工11月1日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确定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的措施,为企业减负、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会议决定,从11月1日起,按照结构调整原则,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对于聚酯PET工厂来说,出口退税率上调至全额退税线,将从出口核销转变为一般贸易,加上人民币贬值利好企业出口,或会共同提升下游客户接单积极性,有利于聚酯PET工厂去库存,届时或会相对减轻四季度聚酯市场的供应压力。但此轮出口退税率上调所涉及的相关产品,仅包含大部分的聚酯PET产品,对聚酯市场的影响力度相对有限,聚酯市场相关产品若想真正打开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仍需练习内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研究开发新产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中国化工报》11月16日报道,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牵头起草的《石油炼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两项化工行业标准对外发布。石化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环保处处长庄相宁表示,制定石油炼制、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旨在为行业建立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绿色工厂评价模型,引导化工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值得注意的是,两项标准中都强调,针对石油炼制和石油天然气开采生产企业多、既有工厂和新建工厂条件各不相同的特点,在指标体系中细化的二级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侧重应满足的法律法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相关标准等方面要求;定量指标主要侧重能够反映工厂层面的绿色特性指标。目的是不仅对新建工厂提出高标准要求,而且还对既有工厂提出要求,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中国石油报》12月4日报道,2018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批准成立了高端专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高端委成立后,将聚集行业精英,总结分析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研讨新形势下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发展战略,探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与市场环境,展望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端专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首届高端委主任委员、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表示,未来要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和标准制定工作,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与合作水平,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我们判断,相比上一轮资本开支高峰,油服复苏稍显温和且有所分化,全球范围内北美和拉美复苏程度较大,国内市场中“三桶油”响应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而加大资本开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今年油价先升后降,使前三季度石油化工行业盈利大增,四季度预计环比下滑:受OPEC 减产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国际油价震荡上行,突破85 美元,石油化工行业盈利同比大增;四季度以来国际油价急剧下跌至目前的60 美元左右,预计四季度石油化工行业盈利环比大幅下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2017-2018 年1 季度:OPEC+减产加快了全球原油去库存的节奏,但也激发了美国页岩油产地的复活,美国原油增产部分对冲了OPEC+的减产,油价中枢处于45-55 美元/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9]
前三季度供给收缩主导上涨,四需双杀抹平幅。美洲产能释放冲击市场,经济放缓与贸易争端带来需求压力。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12-12]
In September, the OPEC Reference Basket increased sharply by almost 7%, or $4.92 m-o-m, to average $77.18/b the highest since October 2014. Crude oil futures prices also increased for the month, mainly supported by geo-political tension, growing concerns over a shortage in global oil supply and low US oil inventories, particularly in Cushing, Oklahoma. ICE Brent was $5.27 higher at $79.11/b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month, NYMEX WTI was up $2.24 at $70.08/b and DME Oman increased by $6.08 to $78.75/b. Year-to-date (y-t-d), ICE Brent was $20.23 higher at $72.74/b, NYMEX WTI increased by $17.43 to $66.79/b and DME Oman was up $19.25 at $70.48/b,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 The Brent-WTI spread widened to average $9.02/b for the month. Speculative net long positions ended mixed,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ICE Brent, while lower for NYMEX WTI. As for market structure, the backwardation in Dubai expanded sharply in September, while that of WTI eased. The Brent market structure flipped into backwardation amid concerns over a shortage global oil supply. Apart from Asian grades, the global sour discount to sweet crudes decreased due to an anticipated tightening of sour crude and high availability of sweet cr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