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341.PVC基磁流变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制备了以聚氯乙烯(PVC)糊树脂为基体的磁流变弹性体(MRE);研究了其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SEM形貌和热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C基磁流变弹性体的断裂强度随铁粉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磁致模量、相对磁流变效应和损耗因子均随铁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损耗因子几乎不依赖于磁场强度.当铁粉质量分数为80%时,最大磁致模量为1.06 MPa,损耗因子最大为0.35.TGA结果说明:随着铁粉含量的增加,PVC基MRE的热降解趋势增强.
关键词:磁流变弹性体;PVC;磁致模量;热降解
-
93342.酶催化酯交换制备MLM型结构脂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和辛酸(C8∶0)、癸酸(C10∶0)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MLM型结构脂.辛酸、癸酸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时,癸酸在产品中的含量比辛酸高并且反应速率快;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反应同其分别单独与大豆油反应没有区别,因此选择辛酸、癸酸混合与大豆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在目标产品(27% C8∶0和10% C10∶0)的基础上,探讨了辛酸与癸酸摩尔比、底物摩尔比(酸与大豆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及Lipozyme RM IM添加量(基于底物总质量)对酯交换产品中辛酸、癸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脂肪酶可重复利用次数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辛酸与癸酸摩尔比4∶1,底物摩尔比6∶1,反应温度55℃,Lipozyme RM IM添加量7%;在此条件下达到目标产品要求的反应时间仅需4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利用该酶反应了12批次(每批次为24 h)后,结果仍可达到目标产品的要求.
关键词:结构脂;大豆油;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中碳链脂肪酸
-
93343.薄膜硅光伏组件的漏电通道模型及绝缘电阻的定量测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为了研究薄膜硅光伏组件在高电压下的绝缘失效机制,建立了一个薄膜硅组件的漏电通道模型,并定量测试组件在湿热(damp heat,DH)实验前后各漏电通道的绝缘电阻,采用了独特的措施来避免各漏电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在DH实验之前,组件边缘的绝缘电阻比前后玻璃高20倍至2个数量级,前后玻璃处的漏电决定了组件绝缘性能.经过1 000h的DH实验之后,边缘绝缘电阻大幅下降约2个数量级,成为小面积(300 mm×300 mm)组件绝缘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大面积(1300mm ×1 100 mm)组件中,前后玻璃在很多情况下仍是组件漏电流的主要通道.
关键词:薄膜光伏组件;漏电通道;绝缘电阻;定量测量
-
93344.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规律
[采矿业] [2013-10-15]
基于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综合影响的广义达西定律,以椭圆渗流理论和平均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和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的不稳态渗流理论,进而通过叠加原理建立了带有任意裂缝条数的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模型,分析了压裂水平井不稳态时期的产量递减规律.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初期产量比较高、递减比较快,但是产量很快进入缓慢递减、平稳变化阶段.启动压力梯度、变形系数越大,压裂水平井单井产量越低;当启动压力梯度大于0.01 MPa/m以后,对产量及其递减规律的影响显著.压裂缝条数越多、裂缝越长、导流能力越大,压裂水平井产量也越高,递减速度也越快,但随着压裂缝条数、长度和导流能力的增加,产量增幅逐渐变小.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不稳态渗流;产量递减;启动压力梯度;压敏效应
-
93345.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智能井动态优化技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为了最大化油藏价值,以油藏开发周期的净现值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智能井生产优化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伴随法计算优化算法所需的梯度值,并结合序列二次规划法,获得最优的生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控制的生产方案相比,优化后的生产方案可使累积产油量增加22.2%,累积产水量下降33.6%,净现值增加了33.2%.
关键词:生产优化;智能井;伴随法;序列二次规划;净现值
-
93346.机械合金化工艺对Fe33Si67合金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Fe33Si67(原子分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β-FeSi2热电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球磨机转速、球料比及球磨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生成物物相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着重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引起的Fe-Si合金相变过程.研究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粉末依次析出ε-FeSi、α-FeSi2和β-FeSi2相,随后β-FeSi2、α-FeSi2相消失,合金粉末转化为单一相ε-FeSi;在球磨机转速为450r/min、球料比为10∶1、球磨时间为35~50h时,所得合金粉末中β-FeSi2相的质量分数约为50%.
关键词:β-FeSi2;Fe-Si合金;机械合金化;相变
-
93347.等径角挤压工艺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总结了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简称ECAP)制备超细晶材料的研究内容、原理、工艺参数、显微组织演化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研究等径角挤压工艺的有限元模拟软件,并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等径角挤压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今后研究仍需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等径角挤压;超细晶材料;有限元模拟
-
93348.锯缘青蟹血蓝蛋白抑菌活性及其作用靶标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采用抑菌实验和抑菌抑制实验等方法探索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血蓝蛋白抑菌活性及其作用靶标.结果显示,锯缘青蟹血蓝蛋白对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大肠杆菌K12(Escherichia coli K12)等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对大肠杆菌K12的抑菌活性可被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所抑制,尤其是血蓝蛋白对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敲除菌ΔOmpX、ΔOmpC、ΔOmpT、ΔTsx、ΔFadL和ΔOmpW的抑菌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P
关键词:锯缘青蟹;血蓝蛋白;抑菌活性;作用靶标;Scylla serrata;hemocyanin;antibacterial activity;target
-
93349.慈竹模拟置换蒸煮工艺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3-10-15]
研究了慈竹模拟置换蒸煮过程中预浸渍段、温充段、热充段NaOH浓度及硫化度对置换蒸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慈竹模拟置换蒸煮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NaOH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药液向慈竹内部的渗透,利于蒸煮;温充段对脱木素的贡献大于预浸渍阶段;热充段NaOH浓度对深度脱木素影响最显著.硫化度从23%提高到44%时,利于深度脱木素,浆料卡伯值下降显著,同时得率也随之下降.当预浸渍段、温充段、热充段的NaOH浓度分别为10、15 ~20、30 g/L,硫化度为23%~ 30%时,浆料卡伯值为10.7~17.8,得率为43.1% ~45.1%.置换蒸煮与普通蒸煮相比,当成浆得率相当时,置换蒸煮成浆卡伯值较低;当卡伯值相当时,置换蒸煮成浆得率较高.
关键词:慈竹;置换蒸煮;NaOH浓度;硫化度
-
93350.分散剂对钴蓝颜料悬浮液分散性的影响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改变体系pH值和分散剂的添加量,对钴蓝颜料水悬浮体系的zeta电位、稳定性、分散性以及流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和分散剂对钻蓝水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有显著影响.对于体积分数为2.0%的钴蓝悬浮液,分散剂用量超过钴蓝质量分数的1.0%时,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悬浮液的粘度和分散剂的最佳用量随钴蓝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钴蓝颜料;悬浮体系;分散性;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