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171.纤维素油酸酯热性能及热降解动力学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纤维素油酸酯(CO)在氢气中的热降解及热降解动力学.为确定CO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首先采用Kissinger法计算反应级数n,再利用Coats-Redfem法计算活化能Ea和频率因子A,计算结果适用于起始降解温度(Td)到最大降解速率温度(Tp)附近的温度范围.计算结果表明,CO热降解反应级数n随取代度的增加由2.9(S1)下降为1.4(S3);CO的Td和Tp均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CO的热稳定性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活化能Ea和频率因子A同样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纤维素油酸酯;取代度;热重分析;热性能;动力学
-
92172.基于八钼酸盐杂化网络的离子热合成、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离子热法合成了一个由八钼酸盐和过渡金属配合物构筑的新颖的三维(3D)自穿插网络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u5ⅠBBTZ3H2O[β-MoⅤMo7ⅥO26][1,BBTZ=1,4-(三咪唑-1-乙基)苯].化合物1具有由3D聚圆环结构和(4,4)二维层构筑的3D自穿插框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研究了其光催化产氢活性.
关键词:八钼酸盐;晶体结构;光催化;有机-无机杂化;离子热合成
-
92173.上浆剂对炭纤维表面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两种上浆剂对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进行表面上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元素分析(XPS)和反向气相色谱(IGC)研究了未上浆、上浆炭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及纤维表面能,测试了未上浆和上浆炭纤维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并用SEM观察其断面形貌.结果表明,上浆后炭纤维表面变平滑,纤维表面n(O)/n(C)明显提高,含氧官能团(羟基、羧基)增加,炭纤维表面能降低.上浆后,复合材料的ILLS有所提高.
关键词:炭纤维;上浆剂;表面性能;界面粘结;复合材料
-
92174.CoFe2O4-SiO2电纺纳米纤维的对喷制备技术与磁性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将溶胶-凝胶法和新型双喷丝头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制备了CoFe2O4-SiO2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利用热分析法(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所研制纳米纤维的晶型结构、纤维形貌以及磁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CoFe2O,为单畴结构,纤维直径在100 nm左右,非晶态SiO2的存在有效抑制了CoFe2O4晶粒的生长;煅烧温度对纤维形貌和晶型结构有较大影响,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饱和磁化强度(Ms)和剩余磁化强度(Mr)均增大,但矫顽力(Hc)和剩磁比(Mr/Ms)呈波动变化.
关键词:电纺丝;纳米纤维;磁性;铁氧体
-
92175.外源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烤烟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有效解决烤烟生产中的低温危害问题,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喷施烤烟后置于5℃低温下胁迫,研究外源S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烤烟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预处理的烤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相对电导率降低,脯氨酸(Pro)、叶绿素(chl)和抗坏血酸( AsA)含量均提高,且以浓度1.0 mmol·L-1的效果最好,说明适宜浓度的SA能够增强低温胁迫下烤烟抗膜脂过氧化能力,从而抵御低温危害.
关键词:水杨酸;烤烟;低温胁迫
-
92176.稀土金属尾式组氨酸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合成了尾式氨基酸卟啉5-(三苯甲基-组氨酸酰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的稀土金属配合物[Ln=Sm(2),Eu(3),Er(4),Dy(5),Yb(6)].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飞行时间质谱对稀土金属卟啉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卟啉样品的荧光性质和表面光电压性质.由于卟啉1周边存在吸电子基团,致使其荧光发射强度和荧光量子产率较低;稀土金属卟啉配合物3的荧光量子产率较高,配合物6的荧光量子产率最低,这主要是由稀土金属离子性质及无辐射跃迁强度不同造成的.通过研究卟啉样品的表面光电压性质发现,外加电场性质及外加电压强弱对光电压信号有较明显的影响,这为氨基酸类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卟啉;组氨酸;稀土金属;荧光;表面光电压
-
92177.溶胶-凝胶法制备Ca0.9La0.2/3Cu3Ti4O12陶瓷及电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Ca( NO3)2·4H2O、Cu(NO3)2·3H2O、La( NO3) 、Ti(OC4H9)4为先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0.9La0.2/3Cu3Ti4O12陶瓷粉体,研究了不同物相和粒径粉体的烧结特性以及陶瓷的介电性能和非线性性能.结果表明:干凝胶的煅烧温度低于450℃时,所得粉体主要为无定型态;煅烧温度超过500℃后,晶相开始大量形成;当以无定型粉体或500℃煅烧获得的细小粒径粉体为原料时,均难以获得致密结构的陶瓷;形成完整的粉体原料晶相以及粒径的增大,有利于陶瓷体的致密烧结及电性能的提高.粒径为250~350 nm的陶瓷粉体,在1050℃烧结后获得良好的电性能:介电常数ε1=42748,非线性系数α=3.55.
关键词:溶胶-凝胶;Ca0.9La0.2/3Cu3Ti4O12;微观结构;电性能
-
92178.单十二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钠的界面性能及洗油能力
[纺织业] [2013-11-15]
合成一种新型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单十二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钠(monododecyl diphenyl methane disulfonate,以下简称MDDMDS),通过电喷雾质谱法和1H NMR确定了所合成的目标产物。考察了在NaCl和CaCl2存在下,MDDMDS与不同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和洗油率。结果表明,在无碱条件下,MDDMDS水溶液与不同油间的界面张力在100~10-1 mN/m数量级,不同质量浓度的NaCl和CaCl2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不明显,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复配后界面张力可达到10-2 mN/m数量级,在高盐、高钙条件下,对石蜡基原油的模拟洗油率高于54%。
关键词:单十二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钠;模拟洗油率;界面张力;sodium dodecyl diphenyl methane disulfonate;simulate d oil washing efficiency;interfacial tension
-
92179.用阶跃升温法测2CaO-SiO2固相反应的温升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探讨了2CaO-SiO2 (C2S)的固相反应热效应的温升测试方法,发现阶跃升温法适合研究类似C2S大吸热小放热固相反应自放热引起的温升.通过观察阶跃升温法中C2S形成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看到在1250℃下不同尺寸的试样内部温升不同,尺寸越大,试样内部的温度越高,φ16 mm试样的温升达到92℃;同时C2S固相反应的速率提高1.6倍,转化率提高1.4倍.
关键词:硅酸二钙;固相反应;温升;热阻
-
92180.氟化铝对红柱石莫来石化的影响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本文主要研究了氟化铝的加入对红柱石矿物转化为莫来石的温度,转化程度以及生成相莫来石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6wt%氟化铝可以使红柱石矿物在1300℃完全莫来石化;同时氟化铝的加入可以促进莫来石晶体各向异性生长,得到直径为0.5~2.0 μm,长径比为20~40的莫来石晶须,可以用于制备自增韧的莫来石陶瓷或莫来石晶须增强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红柱石;莫来石;氟化铝;各向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