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051.西瓜籽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西瓜籽为原料,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西瓜籽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时间对西瓜籽油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剂为正已烷,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 W,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1 min,此条件下西瓜籽油得率可达51.77%.西瓜籽油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以亚油酸质量分数最高,达62.30%.
关键词:西瓜籽油;微波提取;脂肪酸组成
-
92052.改性粉煤灰陶粒的制备及其吸附SO2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改性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杂膨润土、石灰石及水泥,经造粒、烘干、焙烧等工艺制得陶粒.利用扫描电镜( SEM)、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仪等方法对其表征.考察了陶粒对S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质量比为改性粉煤灰∶膨润土∶石灰石∶水泥=10∶ 1∶1∶0.4,在500℃下烧制10 min得到3~4mm的陶粒,陶粒比表面积为32.8 m2·g-1,陶粒表面粗糙,内部多孔.该陶粒对SO2最大吸附容量为30.939.5mg· g-1.
关键词:改性粉煤灰;膨润土;陶粒;吸附
-
92053.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电化学制备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恒电位电聚合法制备了樟脑磺酸(CSA)掺杂的旋光异构性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圆二色光谱(CD)对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合电聚合溶液胶束平均粒径和ξ电位的测定,研究了具有旋光异构性PANI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和具有增强旋光异构性的原因.所制备的PANI纳米纤维具有无双螺旋结构,其形貌不随着苯胺浓度的改变而变化.不同手性樟脑磺酸掺杂制备的PANI纳米纤维具有镜像对称的旋光异构性,且具有较高的椭圆偏振率.这种手性PANI纳米纤维的颜色和旋光性均可通过化学掺杂/去掺杂或电化学掺杂改变氧化还原态而呈现可逆变化.
关键词:电聚合;聚苯胺纳米纤维;手性;圆二色光谱;旋光异构性
-
92054.扇形孔爆破起爆方式数值模拟与分析
[采矿业] [2013-11-15]
针对青海格尔木锡铁山铅锌矿的分段空场法回采爆破的不同起爆方式,采用高度非线性显式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孔口起爆和孔底起爆时的爆破应力分布、位移变化、能量变化等.比较得出孔底起爆优于孔口起爆,孔口起爆时孔口附近高应力状态出现时间早,矿石位移量大,而总能量小于孔底起爆,不利于矿石破碎,为采矿中起爆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起爆方式;数值模拟;扇形孔爆破
-
92055.钒酸铋负载功能织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低温原位生长法制备了负载钒酸铋( BiVO4)的可见光光催化功能织物,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谱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表征光催化功能织物的界面形态、光催化剂的晶型、颗粒大小及光学特性.通过测试光催化功能织物对C.I.活性蓝19的氧化降解效率,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BiVO4负载光催化功能织物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对25 mg/L的活性蓝19溶液进行降解,180 min内降解率达到70%左右;重复使用3次后,降解率基本保持在53%以上.
关键词:染整;钒酸铋;功能织物;光催化;活性染料;降解
-
92056.有机小分子调控下的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甘氨酸和乙二胺为模型分子,在中性条件下采用水热法.研究有机小分子对羟基磷灰石(HAP)晶体生长形貌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合成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诱导合成的HAP呈六方棒状,长500~2000nm,直径为50~100nm;在乙二胺的诱导下合成了长100~250nm,宽30~50nm的片状HAP晶体.对照空白实验可知,小分子上的极性基团通过静电吸附或分子占位显著影响HAP的形貌.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极性基团;合成
-
92057.水酶法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研究水酶法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原料处理方式、选用酶的种类、酶解条件对游离油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即固液比1∶4,酶解时间8h,酶添加量0.5%,酶解温度50℃,pH 5.0,之后,在5 000 r/min下离心30 min,并对乳状液进行加热破乳分离油相,破乳条件为沸水浴加热10 min,然后在6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在此条件下橡胶籽油的得率为89.3%.采用水酶法得到的橡胶籽油色泽浅黄透明,气味芬芳.
关键词:橡胶籽油;水酶法;游离油得率;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
-
92058.含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时滞相关稳定性分析与鲁棒阻尼控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1-15]
针对大区电网互联和风电接入互联电力系统后面临不同区域电网间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广域测量信号来增强互联电力系统区域间功率振荡阻尼的设计方法.基于自由权矩阵方法表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公式可以由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求解,可以克服利用固定权矩阵带来的保守性.在利用自由权矩阵方法推导得到的时滞相关稳定性判据基础上,设计了广域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结合状态观测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广域时滞输出反馈控制器.采用平衡截断技术对原系统和控制器进行降阶,实现了对互联电力系统的广域时滞阻尼控制.基于新英格兰测试系统建立了含风电接入的互联电力系统研究模型.时域仿真表明,所提出的广域时滞阻尼控制器能有效地阻尼系统区间振荡.
关键词:互联电力系统;广域时滞阻尼控制;风电接入;低频振荡;广域测量系统;固定时滞和时变时滞;时滞相关
-
92059.小鼠过敏模型在食品过敏原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建立牛乳蛋白、河虾蛋白的ICR小鼠过敏模型,检测食品过敏原体外激发小鼠致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率,探讨食品过敏原鉴定并验证所建过敏原体外评价新方法.方法以牛奶蛋白、河虾蛋白,氢氧化铝佐剂免疫ICR小鼠,建立IgE高反应性食物过敏动物模型.间接ELISA测定激发后第7、14、21 d血清中过敏原sIgE水平;并在激发第14 d分离小鼠腹腔肥大细胞,过敏原体外激发,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类胰蛋白酶定向释放水平.①模型小鼠血清s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过敏激发后第14 d sIgE效价最高,河虾组和牛奶蛋白组的sIgE效价分别达到1/25 600和1/12 800.②牛奶组类胰蛋白酶释放率达38.5%;河虾组的类胰蛋白酶释放率达47.1%,所有模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建立了一种小鼠过敏模型,通过检测过敏原体外激发类胰蛋白酶释放率可以作为一种鉴定与评价食品过敏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sIgE;类胰蛋白酶;肥大细胞;食品过敏原
-
92060.剪切和冷却速率对长支链聚丙烯晶体结构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旋转流变仪在不同剪切作用下制备了长支链聚丙烯PP-g-VS/St(PP:聚丙烯;VS: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St:苯乙烯)结晶试样,并利用WAX RD方法考察了冷却速率、剪切作用以及两者共同作用时对PP-g-VS/St晶体结构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PP-g-VS/St在冷却结晶过程中可形成α晶和少量γ晶;在剪切作用下,PP-g-VS/St中形成α晶和β晶,.β晶的相对含量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先急剧增大后趋于稳定、随剪切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略有降低、随剪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剪切速率为70 s-1、剪切时间为60 s、剪切温度为230 ℃时,PP-g-VS/St中β晶的相对含量为35.6%剪切作用和快速冷却是诱导PP-g-VS/St形成β晶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长支链聚丙烯;剪切;冷却速率;β晶;long chain branched polypropylene;shearing;cooling rate;β cry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