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篇
7614 篇
377810 篇
8607 篇
7618 篇
64 篇
1521 篇
27 篇
33481 篇
24173 篇
7103 篇
80 篇
207 篇
244 篇
75 篇
96 篇
97 篇
154 篇
339 篇
793 篇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必然引起农地经营要素的重新配置及利润空间的变化,进而诱发农地边际化。从时空演进角度分析农地边际化现象,能够发现农地利用的规律。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第四章总体分析了农地边际化下的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发现无论是小麦主产区、稻谷主产区还是玉米主产区,其农户农地投入并未随主产区作物优势而表现出集约经营优势,低端与高端农地边际化交错并存。在此情形下,本章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生产、储售行为及其效应进行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饮食结构悄然发生了改变,饲料粮需求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新增城镇人口将进一步带动这一需求的增长,再加之人口总量的增加,需要适时调整国家的粮食安全目标。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农业的弱质性特点,决定了农业只有通过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才能在根本上满足社会对基本生活品的需求。从长期来看,如果农业不能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依然保留细碎化的生产状态,那么即使处于一个现代化的市场与科技环境中,由于农业细碎化带来的巨大交易成本,农业也无法在根本上与现代市场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不仅会导致产出有限,而且还会制约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建设的进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9-27]
2021年天然气价格一路狂奔,已成为涨幅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美国天然气期货合约价格已是2020年的2倍,亚洲在过去一年上涨6倍,欧洲在近14个月内更是暴涨10倍……这一价格趋势背后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正是气候变化。2021年以来全球高温天气频现,众多国家和组织在低碳发展、碳中和方面的呼声更加高涨;各国政府为应对全球变暖,正不断加大对碳排放的管控。天然气作为现阶段替代石油和煤炭的首选清洁能源,市场需求激增。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家庭农场与企业农场、合伙式农场存在规模上的差别,但规模显然并非不同形式农场之间的本质区别,而是市场化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化背景对于家庭农场更具实质性意义。首先,现代家庭农场仍然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的生产和经营者(Household Operator),很少或几乎没有雇工;其次,它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地面积;最后,家庭农场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利润产出能力。其中,第一点强调了家庭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体现了家庭农场与企业农场、合伙式农场等其他农业经营在组织形式和经营主体上的差异;后两点则强调了家庭农场同样具有市场化运作特点,体现了现代家庭农场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之间的功能和组织差异。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在进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基础上,在家庭经营承包主体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及专业性经营合作社,才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传统的中国家庭农场更重视劳动力的投入和土地的充分利用,但受技术和资本的限制,实际上并不能充分发挥集约的农场制度的优越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领域也迫切需要新技术和资本要素的介入,既要发展专业经营的公司化农场,又要发展集约型的现代家庭农场制度,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那么,为了改善现代农业的生产环境,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在我国就具有了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所谓规模经营,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者为了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因此实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这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情,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非常需要适度优化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营并非在现代才出现,而是古已有之。本章将对历史上我国家庭农场制度的发展和规模进行系统梳理,从总体上理解现代家庭农场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逻辑。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发展农业的基本目的在于稳定地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农业发展也应当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第一目标。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或地区不 管采取何种农业经营方式,都应当把能否生产充足的、以供人们生活之需 的粮食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从而有效地解决农业与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2013年全国上下掀起家庭农场的探索热潮,其实2013年并非中国家庭农场的元年,中国的很多地方早已进行了家庭农场的探索,国外也积累了很多家庭农场发展的先进经验(见图9-1)。我们应从“热闹”的大局中清醒地、宏观地总结和揭示目前全国发展家庭农场过程中存在的本质性和关键性问题,从先行者的步伐中撷取可资借鉴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处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完全统一的认定标准。由于各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很大,很难提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具体面积标准。各地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家庭农场的规模标准。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