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7 篇
13915 篇
478189 篇
16330 篇
11777 篇
3946 篇
6555 篇
1254 篇
75700 篇
38087 篇
12190 篇
1672 篇
2872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27 篇
3890 篇
5503 篇
中外处置“问题银行”的模式对比
2019年,包商银行、恒丰银行和锦州银行等问题银行先后暴露。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全国已有6起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已有6家金融机构被行政接管。根据专家预测,到“十四五”期间的2025年,我国将迎来银行业破产重组的高峰期,一批问题银行将面临处置。问题银行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特指资不抵债、偿债能力不足、流动性短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问题银行的界定也尚无明确标准,主要是根据商业银行监管评级情况,将低于某监管评级的机构纳入高风险机构进行监管。本文主要对中外在处置问题银行上的主要模式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