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篇
7614 篇
377810 篇
8607 篇
7618 篇
64 篇
1521 篇
27 篇
33481 篇
24171 篇
7103 篇
80 篇
207 篇
244 篇
75 篇
96 篇
97 篇
154 篇
339 篇
790 篇
[金融业] [2021-10-20]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拓展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通过影响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进而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动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是影响中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因素;以服务要素投入为主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海外并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需要加快实施以国内服务要素投入为主的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企业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从而通过海外并购活动构建以我为主的国际生产网络,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金融业] [2021-10-20]
声誉风险管理常被理解为危机管理,即通过信息披露与公众沟通来获得谅解与支持。在《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披露相关信息与加强正面宣传也被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但是,声誉本质上是各类主体对金融机构能否按客户意愿完成业务的评价,风险事件爆发时的危机管理只是声誉风险管理的表象,对业务及从业人员的管理才是本质。所以,声誉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与声誉相关信息的宣传与披露,而要从业务标准及业务人员入手,最终落实到金融业务能否按客户意愿完成。高盛的声誉风险管理经验表明,一旦风险爆发,恢复是长期的过程,短期的危机管理效果有限。相对于媒体宣传和信息披露而言,对业务中所蕴含声誉风险的管控及对业务人员的管理,更有助于金融机构有效管理声誉风险。
[教育] [2021-10-20]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型大学需要相应进行学科组织结构创新与制度安排。国内外研究型大学院系学科组织发展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大学学院设置数量较多且相对较为封闭,学科界限分明,缺少横向整合资源、促进跨学科发展的制度手段;美国大学学院设置数量较少且具有更强开放性,相互交流频繁,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我国研究型大学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创新院系学科组织结构,增强组织的开放性,形成“扁平化”学科组织结构,顺应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教育] [2021-10-20]
教育政策认同是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利益相关者对高考政策的认同情况关系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发展。从对试点省份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高中学生、高中教师、高中学生家长与新高考大学生对改革政策的认同度存在差异。一是新高考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高中学生对新高考改革政策的认同度最高;二是由于改革初期政策不确定性与不完善,新高考大学生的政策认同度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三是政策宣传和共识不足导致学生家长的政策认同度显著低于学生群体;四是由于新高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工作负担问题以及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高中教师的政策认同度最低。为此,深化高考改革,应坚持政策方向,保障学生权益;完善配套政策,关注教师需求;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家长关切;按需调整政策,推动公众参与决策。
[教育] [2021-10-20]
我国职业教育的城乡差距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被提上日程,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提升人口素质、落实职业教育政策和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城乡融合发展还面临着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制约下的体制失衡、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差异下的机会失衡、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偏颇下的结构失衡和职业教育投入资源不均下的资源失衡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必须强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加大涉农职业院校支持力度、构建城乡职教资源流动机制和大力实施面向农民的职教培训。
[制造业] [2021-10-20]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驱动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性明显上升,内在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矛盾日益凸显,制造业发展步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需要看到,制造业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但发展需面对的风险阻力也显著增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必须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10-20]
伴随新冠疫情的暴发,民众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化,网络购物成为居家期间的重要购物渠道,激增的购物需求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文章通过分析疫情后我国线上购物的相关数据,揭示疫情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以及机遇,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农、林、牧、渔业] [2021-10-19]
基于贵州省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623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新一轮退耕还林对贫困山区农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使农地产出平均增加8.7%;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对农地生产方面的促进作用是贫困农户比非贫困户更大,规模退耕户的农地产出平均增加幅度要大于普通退耕户;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农户对农地的资本投入平均增加8.7%,劳动投入平均增加3.9%;退耕后农户土地的生产弹性提高了0.011,资本弹性增加了0.028,但是劳动要素的生产弹性无显著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退耕农户剩余耕地的利用水平,有助于缓解退耕造成的粮食减产压力。
[综合] [2021-10-18]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北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突出抓好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10-18]
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南航投卢森堡货运航空项目的背景,分析了“双枢纽” 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这一战略如何符合河南发展实际。其次对全球经济和郑州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是关于“双枢纽模式” 的提出。接下来是对豫卢“双枢纽” 例证分析,最后做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