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报告

找到报告 163863 篇 当前为第 16220 页 共 16387

报告分类:综合分析报告

  • 162191.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6-15]

    再生骨料混凝土(RAC)是一种绿色低碳建材,对促进混凝土行业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率、与RAC相关的技术规程、政策法规及RAC工程实践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RAC的应用现状;然后介绍了RAC在材料性能、结构构件性能及环境经济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RAC在技术上可行且环境效益突出;最后展望了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GHPRC)的应用前景.对RAC的理论研究已日趋成熟,今后应着重研究其在工程应用中涉及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成本等问题.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环境性;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property;environment;green high performance recycled concrete
  • 162192.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的空间对位配置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利用2005年度的IKONOS 4卫片(通过解译获得官司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1万森林资源分布图、2007年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资料,结合样地调查数据以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站(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选取坡度、土层厚、土A层厚、土壤含水率、坡位、土壤类型6个立地特征因子,建立该流域的297个小班物元模型,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再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该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表明:1)本区针阔(桤柏/栎柏)混交林面积为124.39 hm2,仅占整个有林地面积的14.97%,而针针混交林(松柏)的面积却占27.37%,针叶纯林(马尾松/柏木)的面积更是占42.48%.2)经优化后本区防护林体系分配按面积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31.12%)>灌木林(15.5%)>经济林(12.28%)>针针混交林(11.46%)>阔叶纯林(11.41%)>针叶纯林(9.51%)>草地(8.70%).优化后,年径流总量将减少43 171mm,减少62.15%;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465.97 t,减少79.66%.3)该流域的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为:①少发展柏木、马尾松纯林,多发展桤柏、栎柏、松栎等针阔混交林.对现有的柏木、马尾松纯林,引进桤木、栎类等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②柏木纯林和桤柏混交林的郁闭度控制在0.60~0.75,栎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松栎柏混交林则应控制在0.60 ~0.80.③对现有针叶纯林、针针混交林,采用开窗补阔和密度调节2种方式进行改造.开窗补阔对密度过大的林分进行带状砍伐,砍伐后补植栎类、桤木、香樟、天竺桂等阔叶树种.④在树种的搭配上,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树种的适宜性,选择不同的混交比.在中性或微酸性紫色土上,多发展以柏木为主的混交林;在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上,则可发展柏木、马尾松与其他阔叶树种的混交林;在灰白砂土上配置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比例不少于20% ~ 30%,立地条件好的则可以达到40%左右,以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物元分析;层次分析法;官司河小流域;防护林;空间对位配置;结构优化
  • 162193.无铅低熔点磷酸盐封接玻璃的研究与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6-15]

    简单介绍了磷酸盐封接玻璃的结构、制备方法及SnO-MO(M=Zn,Mg,Ca,Ba)-P2O5、ZnO-B2O3-P2O5、ZnO-Sb2O3-P2O5、P2O5-Na2O-Fe2O3和P2O5-Na2O-CuO三元磷酸盐系统的玻璃形成区域,综述了通过磷酸盐氮化及掺杂氧化物来改善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磷酸盐玻璃体系的性能(包括化学稳定性、转变温度、软化温度和热膨胀系数)的研究.
    关键词:磷酸盐玻璃;无铅;低熔点;封接;phosphate glass;lead-free;low-melting;sealing
  • 162194.“十二五”塑料母料行业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介绍了“十二五”期间母料行业,面对全球严峻的经济危机,REACH等环保指令、卫生安全标准强制实施,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通胀威胁、货币升值、反倾销、国际贸易壁垒限制等种种难以回避的困难和发展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塑料母料行业应向功能化、轻量化、环保、节能、安全、低碳、高性能、低成本等高端核心技术发展,强调符合全球环保指令及安全标准的重要性,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产业升级等发展趋势,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各企业资源整合、互动共赢.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多功能母料产品,支撑塑料制品行业的可持续性高速发展.
    关键词:"十二五";多功能母料;历史沿革;标准化;发展趋势
  • 162195.低热释放聚碳酸酯材料的开发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阐述了民航飞机客舱用低热释放聚碳酸酯材料开发的意义;介绍了材料热释放的测试方法和现有的民航适航强制性规章和标准;分析了低热释放聚碳酸酯材料的开发价值;详细讨论了各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的热释放特性和低热释放聚碳酸酯材料的开发途径.
    关键词:聚碳酸酯材料;阻燃;热释放;进展;Polycarbonate Material;Flame Retardant;Heat Release;Development
  • 162196.磷脂酶C在酶法脱胶中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磷脂酶C(PLC)是一种作用于甘油磷脂C3位上甘油磷酸酯键的脂类水解酶,水解产物为甘油二酯及有机磷酸酯(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或磷酸肌醇等).应用PLC进行酶法脱胶因具有显著提高毛油精炼率的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了PLC酶法脱胶的原理、研究进展及PLC酶法脱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PLC酶法脱胶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磷脂酶C;植物油;酶法脱胶;phospholipase C;vegetable oil;enzymatic degumming
  • 162197.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6-15]

    2002年发起的全球性"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提高了医疗界对脓毒症的认知和重视,由多个国际学术组织暨国际专家组发起与编写的《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及其修订版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颁布,使脓毒症集束化治疗在临床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由于指南推出时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局限,指南推荐的建议大多没有循证医学的研究基础;6h复苏集束化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基于一个单中心的研究,其有效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指南中的中心静脉压(CVP)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液体复苏时的真正价值、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的真正有效性等也需要进一步验证.现对自2008年修订版颁布后,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脓毒症;病死率;治疗;综述
  • 162198.不同径级云南松各部位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利用标准木法测定了不同径级云南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物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云南松生物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大,5~7.5 cm径级云南松生物量为(6.642±1.129)×103 g·株-1;7.6~12.5 cm径级为(2.533±0.387)×104 g·株-1;12.6~17.5 cm径级为(5.897±1.331)×104 g·株-1;17.6~22.5 cm径级为(1.063±0.211) ×105 g·株-1;≥22.6 cm径级为(2.208±0.409) ×105 g·株-1.在不同径级组成中云南松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存在一定的变化:随着径级的增大,主干和根部生物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枝和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为先升高后降低,而树皮的比例则一直下降.主干生物量在0~2 m高度层最大,占总生物量的27.62%.6~8 m高度层枝、叶生物量最大,分别占各自总生物量的35.85%、38.34%.云南松根系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深度内,占总根系生物量的65.49%.
    关键词:云南松;人工林;生物量;分布规律
  • 162199.传统资源储量估算信息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采矿业] [2014-06-15]

    结合我国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发展历程,在简要分析传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优势及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信息化改造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后IT时代传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及讨论.
    关键词:传统几何法;资源储量估算;信息化改造;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 162200.Blaschko线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6-15]

    Blaschko线(简称B线)是指人类皮肤黏膜上多种痣样和获得性皮肤疾病的图像表现,用于描述皮损沿体表呈线状分布的特点[1].B线的分布不同于脊髓神经支配的皮节或外科手术切口常用的皮纹线,也与解剖学上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走行及其支配区域无关,而是代表皮肤生长模式的发展.本文就与Blaschko线有关的疾病进行综述.1 B线的来历B线首先由德国皮肤科医生Alfred Blaschko于1901年描述,他检查了140多例患有痣样和获得性线性皮肤病的患者,将其皮肤图像细致地转移至人体模型和雕像上面,由此获得了人体前后面的素描概图,发现了相关皮损呈线状分布的规律,绘出的该分布类型复合图形即是B线[2].
    关键词:Blaschko线;线状表皮痣;复发性线状棘层松解性皮病;线状硬皮病;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线状苔藓线状扁平苔藓;线状银屑病
首页  上一页  ...  16215  16216  16217  16218  16219  16220  16221  16222  16223  1622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