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篇
7614 篇
377810 篇
8607 篇
7618 篇
64 篇
1521 篇
27 篇
33481 篇
24171 篇
7103 篇
80 篇
207 篇
244 篇
75 篇
96 篇
97 篇
154 篇
339 篇
790 篇
[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1-11-12]
旧城改造是城市永续发展过程中的常态,也是城市运营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转入新常态,大部分城市大规模造城运动停止,旧城改造项目逐渐增加。由于旧改本身资金需求量巨大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政府和企业单独承担旧改的难度很大,因此PPP成为可用于旧城改造的理想工具和模式。与其他领域的PPP项目明显不同,旧城改造PPP至少涉及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主体,工作内容更为复杂,难点很多且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从旧城改造的特点出发,对旧城改造PPP模式及其难点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防范思路。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1-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继续增长,并呈现机动化出行(尤其是采用小汽车方式的比例明显提高)和出行距离大幅增加两大特点。在此背景下,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中小城市也饱受交通拥堵之苦,各地为缓解交通拥堵实行了各种措施,部分措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很难根本扭转基本态势。很多地方政府在制定缓堵措施及实施过程中,受资金、运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并未充分收到预期的缓解拥堵效果。本文通过交通分析的四阶段法,逐阶段分析采用PPP模式运作某些项目缓解交通拥堵的可能性,分析运作难点,提出总体工作思路与工作路径。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1-12]
环境卫生是城市典型的市政公用事业,关系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在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的背景下,环卫领域也在积极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环卫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本文对城市环卫领域PPP实践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据此提出环卫PPP操作要点及完善建议。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 [2021-11-12]
城市内河治理涉及面广、主体多元,治理难度大、投资巨大、周期长且缺乏明确收益机制,传统社会资本较难参与。在当前公共清洁环境呼声高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下,PPP模式成为购买综合环境服务的重要方式,越来越成为环境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国内内河治理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以及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当前两类国内内河治理政企合作案例,从政企关系、管理架构、融资和收益模式等方面对城市内河治理PPP模式进行了解析和总结,并从模式化角度对城市内河治理PPP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11-12]
应急行业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领域,是提高我国对突发展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途径。2015年,我国应急产业迅速发展,应急产品和服务种类继续丰富,企业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不断增多,政企合作经验不断丰富。但仍面临关键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不通畅等问题。本文在对2015年及一个时期以来的应急行业PPP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趋势和规律性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11-12]
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安全合作一直是上合组织合作的重中之重,是上合组织二十年发展的最大亮点所在。20年来,上合组织核心区——中亚地区没有被“中东化”,始终保持稳定大局,上合组织有效的安全合作,居功至伟。20年来,上合组织经济总体向好,成员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增速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上合组织提供的安全保障,功不可没。信息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后起之秀”,是上合组织安全合作新的发力点,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上合组织站在第三个十年的历史新起点上,维护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未来,上合组织信息安全合作应进一步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应对信息安全威胁能力,加大国际合作,努力构建和平、安全、公正和开放的信息空间。
[教育] [2021-11-12]
幼小衔接关系着儿童潜能的发展,因此需要给予国家干预。2017年OECD发布《强势开端Ⅴ》,其聚焦于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向基础教育转型这一阶段,总结成员国的幼小衔接实践,并为之提出政策指南。依据《强势开端Ⅴ》,我国幼小衔接应重视教育立法、制定国家课程、建立监测体系、注重教师培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家校合作,以实现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顺利过渡。
[教育] [2021-11-12]
职业教育评价日益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制定职业教育规划与政策以及实施各级问责的重要工具。职业教育评价是一个由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评价构成的复杂评价系统,实践中,职业教育评价的实然状态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评价目的或价值取向上并未完全指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及“人的发展”这一核心;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评价之间缺乏充分的“联结”;各级各类评价者的评价能力参差不齐,各种形式化评价频现;各级各类评价结果的使用强调“问责”功能而“发展”功能发挥不足,“功利化”倾向凸显。基于此,构建整体系统化职业教育评价框架,是深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视角。未来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应从“碎片化”评价转向整体性评价:要确保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与最终落脚点——立德树人;要加强职业教育评价框架内的各评价子系统的充分“联结”,增强“协同”评价效应;要强化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评价者的能力建设,这是职业教育评价质量保障的根本;要从整体上平衡职业教育评价的“问责功能”与“发展功能”。
[教育] [2021-11-12]
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和差异性体现在:现实中大批高职学生对民族文化缺乏系统而深入的了解、熏染与润泽,导致人格修养、理想信念塑造浮于表层。普通本科院校所广泛使用的教材和教学体系对高职教育来说,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方式、专业要求、发展方向是不适用的,故不可简单套用。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是:“立德树人”,滋养学生的精神和思想,引领和启发学生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及其实践应用。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传承教学模式首先是文化的现代化,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次是构建“大文化”观;最后是凸显高职特点和地域行业特色。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11-12]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油价大跌,油气行业遭受巨大冲击。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亚太地区经济将率先复苏,亚太地区油气资产交易渐趋活跃,近期是亚太地区获取优质油气资产的重要窗口期。在国际能源转型提速背景下,亚太地区能源转型和深度脱碳任重道远,油气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仍将在亚太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2020年下半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油气合作。新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亚太地区油气合作:短期内石油和天然气项目并重,长期更加注重天然气项目的获取;重点关注盈亏平衡油价低、回收周期较短的油气资产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积极开展与重点资源国及中国南海地区的合作机会;有机衔接上游资源与下游市场,积极拓展中游,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重点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油气资产剥离及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