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23-01-03
本报讯(记者张嘉琪 李元华)我省坚持统筹发展和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省A级钢铁企业已达21家,实现降碳产品价值转化超4700万元,全省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 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亮点突出。聚焦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和产业集
-
释放人才队伍活力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来源:中国冶金报 发布日期:2023-01-01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看是人才的竞争。笔者以重庆钢铁为例,盘点该公司2022年各专业、工种人才队伍现状。该公司目前人才方面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同时,其人才队伍中部分专业、工种与培养预期仍存差距。为此,笔者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的4个建议,为
-
浅析钢化联产与钢铁行业降碳减排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22-01-23
2020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要在2030实现碳达峰、2060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简称“双碳”目标。此后,各部委加快行动部署并大力推动低碳发展,作为碳减排重要领域,钢铁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并提出了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对于钢铁行业碳减排路径,国务院在2021年10月印发的《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已经明确,重点包括严禁新增产能,继续压减粗钢产能,推进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
-
钢铁企业非生产作业安全分析
来源:冶金与材料 发布日期:2021-12-31
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不断落实,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态势趋于稳定。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所谓的非生产作业是指除主要生产过程之外的其他作业。设备检修就是一种典型的主要非生产作业。南钢自2016—2019年共发生3起工亡事故(2起设备检修事故,1起施工事故),均为非生产作业安全事故。由此可见随着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的日益完善。企业因常规生产作业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少
-
钢铁企业厂区道路通行能力研究
来源:山西冶金 发布日期:2021-12-31
通过对厂区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对比分析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间的关系,最终明确了服务水平的分级标准,根据运输量即可分析得出通行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为更好地评价厂区道路的交通运行状况提供了方便。
-
质量一贯制在钢铁企业ERP系统的应用探讨
来源:智能城市 发布日期:2021-12-28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随着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产品的质量一贯制要求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的业务现状及困惑,阐述钢铁企业ERP系统中质量管理的功能,如何实现钢铁企业中质量前期策划、生产过程检验和控制以及最终质量的跟踪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一贯制的PDCA管理。
-
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发布日期:2021-12-25
作为工业的"粮食",钢铁不仅被广泛用于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基础工业品,因此,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钢铁企业而言,应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社会保险角度出发,对钢铁企业的社会保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钢铁企业能够通过加强社会保险管理的方式,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减轻员工在养老、医疗、失业
-
优秀钢铁企业的碳中和路径
来源:山东国资 发布日期:2021-12-25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呼吁共同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性文件,提出明确的减排目标和灵活的实施路径,要求缔约方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和义务,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气候中性。据统计,钢铁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5%,
-
基于碳减排的我国钢铁企业应对策略探析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21-12-15
钢铁产业一直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在我国向"3060"目标奋进的进程中,绿色低碳发展俨然是钢铁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优化原料、工艺、能源结构、企业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探讨钢铁企业碳减排的路径,并着重从企业管理层面如构建碳信息披露、碳预算管理体系、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探讨钢铁企业碳减排的策略,为钢铁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解读。
-
智慧制造背景下的钢铁企业内训体系建设与创新
来源: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15
从内训平台的搭建与扩展、内训管理的优化以及内训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对"智慧制造"背景下钢铁企业内训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