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钢铁 发布日期:2020-12-04

    为了实现转炉含磷钢渣高效循环利用,系统分析了转炉含磷钢渣的生产状况、组成成分、磷元素的来源和迁移富集机理、矿相结构以及脱磷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转炉含磷钢渣循环利用技术的探讨总结,表明目前的钢渣循环利用技术存在着磷资源利用效率低和钢渣能量损耗大的缺点。因此,依据钢渣磷质量分数高低决定其利用方式并在循环利用环节尽可能降低钢渣能量损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对实现低磷
  • 炼钢成本预测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河北冶金 发布日期:2020-11-28

    降低成本一直是钢铁企业追求的目标。以物料平衡及热平衡为理论基础,结合某钢企的实际工艺装备水平通过合理分摊平均,建立了炼钢过程静态成本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入炉原料条件和钢种要求,直接预测炼钢厂的吨钢成本,具体包括转炉、精炼、连铸的工序成本以及钢铁料、合金、脱氧剂、造渣料、氧耗成本等成本明细。将模型应用于生产实践后,模型的预测值可信度高,可以有效反映原料条件变化引起的成本变化,且预测值和实际值偏差
  • 转炉炼钢标准成本管控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来源:中国金属通报 发布日期:2020-10-15

    在原燃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钢铁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今天,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已成为钢铁企业应对困难的重要抓手。青岛特钢炼钢厂通过借鉴学习兴澄特钢、大冶特钢等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以标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独具青岛特钢特色的成本控制体系,扎实推进成本管理工作向"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健康发展之路迈进。通过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与推广,青岛特钢炼钢厂钢铁料结构实现科学管控、超前管理,钢铁料降本1.1
  • 转炉用碳质固体提温剂补热技术研究

    来源:冶金与材料 发布日期:2020-10-15

    随着市场废钢供应量日益增加,降低铁水消耗提高转炉废钢使用比例已成为炼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线效率的有效手段。文章从转炉生产实践出发,分析了转炉加入无烟煤、焦炭、兰炭三种碳质固体提温剂的补热效果及提温剂加入后对钢水质量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150吨转炉用固体碳质提温剂补热在开吹4.5min内加入最佳;1吨钢水分别加入1kg无烟煤、1kg焦炭、1kg兰炭,可升高熔池温度7.1℃、6.3℃、5.9℃,略
  • 回收转炉饱和蒸汽过热发电技术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20-10-15

    本文介绍一种针对阳春新钢铁转炉饱和蒸汽直接排放的情况设计的回收饱和蒸汽过热发电技术,其包含转炉汽化冷却系统,蓄热器稳压系统,过热炉过热系统以及汽轮发电系统四部分。此发电技术投产后不仅减少了蒸汽浪费,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炼钢厂降低铁合金消耗的工艺措施

    来源:山东冶金 发布日期:2020-08-20

    针对影响某炼钢厂脱氧合金工艺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优化转炉终点控制、底吹元件在线快换技术、滑板出钢挡渣技术、窄成分控制、合金替代、产线协同、管理提升等措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改善;转炉终点C含量由0.06%提高到0.08%,终渣TFe含量降低2%,降低脱氧铝消耗0.3 kg/t、窄成分控制率达到了98%以上,合金成本降低6元/t左右,合金消耗有效挖潜,达到了降本增效目的。
  • 亚新钢铁炼钢厂留渣双渣工艺实践

    来源:中国钢铁业 发布日期:2020-06-10

    针对亚新钢厂转炉常规不留渣工艺脱磷效率低、石灰、白云石等物料消耗高,钢铁料消耗及铁耗高的状况,运用并推行留渣双渣工艺操作法,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采取合理的相应措施,通过跟踪生产实践,认证了转炉留渣双渣工艺操作法的可行性,使石灰消耗由原来不留渣的2 8 kg/t降到15kg/t,白云石由原来的18kg/t降到16kg/t,同时,铁耗在同等条件下减少了3kg/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本钢180t转炉复吹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冶金能源 发布日期:2020-05-31

    本钢炼钢厂通过对炉衬砖材质的调整和炉底综合砌筑工艺的实施,提高了底吹的效果。碳氧积水平大幅度降低,平均0.00225,最低小于0.0020,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碳氧积水平的提高,使转炉的搅拌更加充分,促进了造渣物料的熔化,降低了造渣料的消耗。钢渣反应更接近平衡后,降低了吹炼终点钢水和炉渣的氧化性,降低了转炉脱氧成本及精炼处理中改渣脱氧铝的消耗,最终达到提高钢水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后搅技术的
  • 复吹转炉冶炼时钢中氮含量控制

    来源:河北冶金 发布日期:2020-05-28

    为有效控制SPHC钢中氮含量,德龙钢铁公司对冶炼工序中可能增氮的6个环节进行了研究,统计了炼钢工序各环节的氮含量,并对影响增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氮含量波动较大是造成钢材氮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其余工序增氮量较小,且波动较小。通过优化转炉冶炼工艺方案,工业化生产的成品材中氮含量稳定控制在
  • 大型炼钢厂生产的工艺优化

    来源:粘接 发布日期:2019-11-07

    文章主要讨论了转炉炼钢的工艺优化方向和措施,从炉料配比使用、吹氧搅拌以及钢渣控制等三个方向讨论当前转炉炼钢工艺的优化措施,提高转炉炼钢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促进炼钢工艺的发展进步,提高我国钢铁的竞争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