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0-05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必修课程《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研究如何通过提高教师思政修养、明确育人目标、找准思政教育的主要融入点、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标准等措施,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
-
浅析课程思政设计——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0-05
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强调,课堂教学应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育中该如何融入思政点,这是每个高职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实施举措,挖掘本课程每个项目的思政点,旨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0-05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出发,对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挖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
-
试论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机械制造类课程思政建设
来源:中国新通信 发布日期:2021-10-05
基于互联网,工业4.0概念的提出让工科类专业的课程开展有了新的方向,同时对其教学内容与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机械制造类的专业被归纳到了"新工科"的范畴,其教育的展开也从单纯的专业教学拓展到了学生学科素养、创新意识的提升,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方面的教育成了相关学者教师的研究内容。而互联网的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开展拥有更多路径。本文就新工科机械制造类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行必要性阐述和现存
-
《电动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0-05
笔者以车辆工程新能源方向课程《电动汽车控制技术》为例,提出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四方面教学改革方案。改革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明显增强,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协同有效提升。
-
电子商务专业推进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来源:办公自动化 发布日期:2021-09-30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教师党支部作为推进课程思政的保障,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双创竞赛"六位一体的链条系统化推进课程思政,将价值塑造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形成"党建引领、六位一体、双创育人"的课程思政推进模式,人才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
-
纺织工程(染整)专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09-27
《化工原理实验》是纺织工程(染整)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课程属性使其难于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好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授课中融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形成稳定的育人机制,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
纺织工程(染整)专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09-27
《化工原理实验》是纺织工程(染整)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课程属性使其难于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好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授课中融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形成稳定的育人机制,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
课程思政视域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来源: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发布日期:2021-09-25
在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面临着重构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三二二三"教学设计框架,以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的"线性动态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章节为例,结合慕课和翻转课堂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对设计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
基于CDIO理念的SolidWorks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来源:模具技术 发布日期:2021-09-25
SolidWorks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及近机械类本科生必修的职业能力核心实践课程,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在SolidWorks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每一个环节,由多个项目构成教学体系,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知识、能力和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的教学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工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