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床旁纤支镜吸痰+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
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发布日期:2024-10-25
目的 通过随机试验设计,探究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持续腹内压监测与前馈控制理论。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干预后第1、3、7、14天的腹内压变化情况
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研究
来源:中国医学工程 发布日期:2024-10-2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及与深静脉置管的关系,旨在为早期识别感染高危因素及制定更佳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鹤壁市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共102例,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67例),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确定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
2型糖尿病病人全身麻醉期间机械功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发布日期:2024-10-25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病人全身麻醉期间机械功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关系。方法:采用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11月1日—2023年5月31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手术的2型糖尿病病人164例。收集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最高吸气峰值压力(Peak)、平台压(Plat)、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设定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参数,计算病人术中机械通气呼
分析枸橼酸西地那非与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24-10-25
目的 分析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与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8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治疗模式差异将患儿分为西地那非组和米力农组,每组24例。西地那非组实行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米力农组实行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因子、肺动脉收缩压(SPAP)、体循环压改善情况。结果 西地那非组临
2型糖尿病病人全身麻醉期间机械功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发布日期:2024-10-25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病人全身麻醉期间机械功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关系。方法:采用前巢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11月1日—2023年5月31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手术的2型糖尿病病人164例。收集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最高吸气峰值压力(Peak)、平台压(Plat)、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设定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参数,计算病人术中机械通气呼
俯卧位通气在超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护理研究 发布日期:2024-10-25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超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患儿出生72 h后按照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每2 h更换1次体位,每日俯卧位3次,时长6 h。观察组在常规机械
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发布日期:2024-10-25
目的 通过随机试验设计,探究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持续腹内压监测与前馈控制理论。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干预后第1、3、7、14天的腹内压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