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马唑仑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来源:临床合理用药 发布日期:2024-11-06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ICU接收的需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0例,按照镇静方案不同分为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5例。瑞马唑仑组采用瑞马唑仑镇静,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镇静目标为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2~0分。比较2组不同时点[用药前
-
瑞马唑仑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来源:临床合理用药 发布日期:2024-11-06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ICU接收的需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0例,按照镇静方案不同分为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5例。瑞马唑仑组采用瑞马唑仑镇静,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镇静目标为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2~0分。比较2组不同时点[用药前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发生谵妄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
来源:山东医药 发布日期:2024-11-05
目的 分析谵妄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机械通气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发生谵妄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397例老年SP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80例、非谵妄组317例。从患者进入ICU开始对其进行28 d随访,比较两组累积生存率。收集谵妄组、非谵妄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P患者机械通气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发生谵妄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
来源:山东医药 发布日期:2024-11-05
目的 分析谵妄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机械通气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发生谵妄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397例老年SP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80例、非谵妄组317例。从患者进入ICU开始对其进行28 d随访,比较两组累积生存率。收集谵妄组、非谵妄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P患者机械通气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
序贯式排痰护理结合气道廓清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11-01
目的 探讨序贯式排痰护理结合气道廓清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序贯式排痰护理结合气道廓清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呼吸做功(WOB)、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
-
序贯式排痰护理结合气道廓清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11-01
目的 探讨序贯式排痰护理结合气道廓清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序贯式排痰护理结合气道廓清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呼吸做功(WOB)、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
-
电阻抗断层成像指导机械通气呼吸末正压设置的研究进展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发布日期:2024-10-30
目前机械通气设置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的策略仍需要进一步临床探索,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是20世纪末新发展的临床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肺通气等,有助于临床应用来探索最佳PEEP的设置。本综述重点总结了近几年发表的使用EIT指导PEEP设定的原理,通过监测呼吸系统顺应性、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局部肺灌注等信息设定PEEP,以及分析了用此方法设定PEEP的效果和/或使用EIT进行个体化PEEP设置的相
-
膈神经刺激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成都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10-30
<正>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在提供呼吸支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长时间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尤为显著,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1]指出,在机械通气24 h后,超过60%的患者可能面临膈肌功能障碍的风险。膈神经刺激是通过电流直接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增强膈肌运动,进而减缓膈肌萎缩和功能衰退。研究[2]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机械通气患者行院内CT检查的安全配合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4-10-30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机械通气患者行院内CT检查的安全配合要点。方法 选取68例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机械通气患者行院内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安全配合包括检查前准备、转运中监测、检查时配合以及不良事件的观察和处理等。结果 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T检查,影像图像质量达标,整个检查过程不良事件发生11例,发生率为16.18%,其中与转运人员相关的不良事件3例(27.27%),与转运设备相关的不良事
-
膈神经刺激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成都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10-30
<正>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在提供呼吸支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长时间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尤为显著,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1]指出,在机械通气24 h后,超过60%的患者可能面临膈肌功能障碍的风险。膈神经刺激是通过电流直接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增强膈肌运动,进而减缓膈肌萎缩和功能衰退。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