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树脂在能源化工零排放及资源化中去除COD的应用研究

    来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XDA-1和离子交换树脂LX-67、D201在能源化工零排放及资源化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筛选出脱除多级反渗透高盐有机废水COD的合适树脂.选择利于工程化的解吸剂及解吸工艺,研究解吸液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废水p H对树脂去除COD性能及解吸效果的影响.
  • 改性玉米芯对K-2BP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29

    利用氨水对预处理过的玉米芯进行改性,研究改性玉米芯对活性艳红(K-2BP)染料的吸附行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改性玉米芯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K-2BP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pH值1.61、温度30℃和吸附时间10 h条件下吸附效果较佳,其饱和吸附量为22.936 mg·g~(-1),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反应级数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应用与发展

    来源: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发布日期:2016-10-20

    超大比表面积、超大长径比和高孔隙率三大优势使得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备传统纤维材料无法比拟的高性能。结合以上优势,主要介绍了纳米纤维在过滤、吸附、生物医学、防护纺织品、传感器、电池、晶体管、光电子、离子交换、膜蒸馏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纳米纤维未来的发展方向。
  • 脱硫脱硝活性焦在尾气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煤化工 发布日期:2016-08-30

    综述了脱硫脱硝活性焦的研制和生产等情况,介绍了脱硫脱硝活性焦在脱硫脱硝方面的优势,重点介绍了脱硫脱硝活性焦在太钢炼铁厂和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公司自备热电厂锅炉尾气净化方面的应用情况,对尾气处理后,两企业的脱硫效率均达到98%、脱硝效率均达到50%,具有较好的效益。建议在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推广活性焦脱硫脱硝技术。
  • 硅藻土理化特性及改性研究

    来源:西部皮革 发布日期:2016-07-25

    硅藻土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且多孔、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并且中国硅藻土矿储量丰富,但是硅藻土原矿杂质较多,且硅藻土存在理化构造缺陷,这些因素限制了硅藻土吸附性能的发挥,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硅藻土需要实施改性。本文就硅藻土理化特性及其改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最大限度发挥或挖掘其天然禀赋的材料或制品是硅藻土加工利用的一个主要趋势和方向。
  • 铅锌尾矿免烧吸附砖的制备与研究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艺 发布日期:2016-07-04

    为了提供一种铅锌尾矿用于制备建材的可行方法,利用铅锌尾矿、硅微粉和水泥制备免烧砖,研究了硅微粉、水泥等胶结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行为,并探究该免烧砖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可能性.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免烧砖在不同条件(p H、吸附时间及初始浓度)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铅锌尾矿掺量为70%,硅微粉为20%,制备的免烧砖强度符合MU20等级;
  • 硅质壳及硅藻土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比较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16-04-20

    采用硅质壳和硅藻土作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纺织染料亚甲基蓝,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脱色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硅质壳投入量为0.5 g/L,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0%。实验结果表明,硅质壳和硅藻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0.376 mg/g和15.131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硅质壳和硅藻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自发、放热过程。
  • 包装纸表面有机污染物向食品迁移性能分析

    来源:包装工程 发布日期:2016-01-10

    目的模拟苯酚(Phenol)、2,6-二异丙基萘(2,6-DIPNs)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3种有机污染物穿过纸张向所包装食品迁移的过程,同时测定以上3种有机污染物在纸张与空气之间的分配系数(Kp,a)。方法根据纸张具有孔隙结构的特点,引进线性阻滞系数(Rm)的概念对菲克第二定律(Fick′s law)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迁移方程解与迁移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有机污染物在纸质包装材料中的扩
  • 改性海泡石对Cu~(2+)和Zn~(2+)混合溶液吸附效果研究

    来源:工业安全与环保 发布日期:2015-11-10

    用HCL和HNO3对天然α-型海泡石进行改性,450℃下焙烧制得改性海泡石,改性不仅提高了海泡石化学活性,而且由于方解石矿物的消解使样品中海泡石含量从67%提高到约85%。利用改性海泡石对质量浓度为40 mg/L的Cu SO4和Zn SO4的混合溶液进行吸附,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的吸附性能可提高约2.3倍;0.4 mol/L的HCL改性后的海泡石和0.5 mol/L的HNO3改性后的海泡石对Cu2
  • 经硫脲改性后的酸化缓蚀剂的研究

    来源: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15-09-28

    以硫脲、肉桂醛和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一种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合成条件:n(醛)∶n(胺)=1.6,n(酮)∶n(胺)=1,体系p H为4,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60℃。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曼尼希碱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浓度盐酸下的缓蚀性能。在15%盐酸中,当缓蚀剂加量为1.0%时,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408 2 g/(m2·h),低于SY/T5405—1996《酸化用
首页  上一页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