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化工专业《工程图学》课程教学的探索
来源:广州化工 发布日期:2017-04-23
《工程图学》是化工专业的必修课程,专业性强,难度大。如何在学时少、内容多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现实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练习与考核、结合专业特点等方面入手,对做好化工专业《工程图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工专业课整合的研究
来源:才智 发布日期:2017-04-05
现代信息技术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化工专业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老师和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提高了教育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软件应用能力。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工专业课结合的现状开始,分析了两者整合的过程和成果。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研究
来源:化工时刊 发布日期:2017-03-26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把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中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统筹优化,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理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精简、调整、创新,建立了适用于化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后的基础化学课程之间衔接合理、内容精干、减少重复、突出应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有机衔接,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
-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16-11-30
绿色化学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化工专业学生应树立起这种理念,并积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本文对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
化工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
来源:广州化工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国际化,双语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文章结合化工专业中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实践证明,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英语水平大大提高,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拓展。
-
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探索
来源:化工时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新常态背景下,化工产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据此提出应从实践环境建设、双创平台搭建、名师带徒、创新课程开发、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激发与培养。
-
化工专业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广州化工 发布日期:2016-11-30
通过对我校化工专业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成、内容、目标和内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构建起适应我校化工专业的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化工专业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的应用实践能力,达到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
-
化工“卓越班”生产实习环节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6-11-30
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是新时期化工"卓越班"人才培养的实现基础,也是生产实习环节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卓越班"的建设现状,从"卓越班"生产实习的培养途径着手,从"立体实训"体系的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化工"卓越班"生产实习环节的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
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基于信息化大环境和企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校企共同推进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改革:联合构建课程系;联合教学,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的教学中,突破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形式、人员的限制;共建相应的评价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共建教学资源库,提供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学生、员工终身学习需求。
-
新形势下化工专业研究生人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探讨
来源:广州化工 发布日期:2016-11-30
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各大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仍较为保守。化工类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依然只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忽略了研究生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研究生暴露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宽广的知识面、善于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素质、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这其中,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和生活问题也就成为了我们探讨的一个重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