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6-12-23]
钢材价格:11 月 Myspic 钢材价格指数涨幅 16.38%。Myspic 长材指数月涨幅15.79%,扁平材指数月涨幅 17.02%。11 月 30 日,螺纹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3000 元/吨,月涨幅 15.4%;螺纹现货 3070 元/吨,月涨幅 20.4%。
[综合] [2016-12-23]
未来 A 类机构打新增强收益将高于 2016 年:如果维持 2017 年全年网下发行 300 只的新股节奏,根据历史上 A 类每只新股账户收益 10万元来测算(考虑新股发行节奏提速后带来涨幅的降低),A 类全年打新增强收益将超过 3000 万,对应 2~4 亿规模的权益型基金(比如指数类)可增强 10%以上,对应 10~20 亿规模的类固收打新基金可增强 2~4%,打新增强收益明显优于 2016 年。对于可以顶格申购的 B类投资者,则优势更为明显,如果维持全年网下 300 家新股的发行速度,平均单只新股贡献可 5~10 万元,预测全年收益在 2000 万元以上,对应 1 亿规模的底仓(沪深各 5000 万),收益超过 20%。但是目前不少新设的 B 类通道类产品在属性划分上已经被归为 C 类,如果不能划分到 B 类则打新收益吸引力相对有限。
[金融业] [2016-12-23]
市场表现:本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1%,证券指数下跌 3.8%。证券板块仅国泰君安实现上涨,涨幅为 0.5%,跌幅最小的是国元证券和宝硕股份,跌幅分别为 0.8%和 1.2%;跌幅最大的是太平洋、长江证券、招商证券,跌幅分别为 12.1%、6.2%、5.9%。
[金融业] [2016-12-23]
2016 年以来多项不良资产管理新规既为地方 AMC 公司进行松绑,又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对地方 AMC 公司经营业绩的预期明显提升。2015 年 11 月,我们撰写《海德股份:涉足不良资产经营,转型打开成长空间》,业内首推海德股份;2016 年 10 月,我们撰写《银行债转股新规成为 AMC 大风口》,再次重申对 AMC 板块和海德股份的看好。10 月10 日银行债转股意见出台,海德股份当周涨幅达 43%,2016 年以来全年最高涨幅达 137%,推荐以来最高涨幅 199%。
[建筑业] [2016-12-23]
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长期关注兼并重组。水泥行业过剩较为严重,目前的政策难以真正实现“去产能”的目标。现阶段价格的上涨主要由于行业协同生产、煤价上涨等因素,而非真正完成了供给侧改革。随着水泥价格上涨,企业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进而影响价格。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6-12-23]
《民促法》三审通过,教育行业的资产并购潮即将来临,同时,民促法三审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无法登记为营利性学校,因此,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民办资本涌入及资产证券化大潮或将发生在幼教、学历/非学历职业教育、民办高校、国际教育等领域,这些也是我们资本市场上最为看好的几大领域。
[房地产业] [2016-12-23]
我们认为政府是次调控楼市,带来 4 项投资启示,分别是︰(一)购房者倾向观望,成交放缓令开发商回笼资金减少,现金流渐趋恶化; (二)限价挤压了利润空间,尤其是高价投得地王的发展商,其毛利率将无可避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亦令发展商投地出价趋向审慎; (三)财务状况稳健的发展商不急于推盘,亦没有现金流压力,供应减少令供求状况续见失衡。我们预期明年内房合约销售增速将显著放缓,由今年约 20%-30%的按年增长,降至~5%甚至负增长,惟合约销售均价下行压力相对较少,主要因均价对政策改变的敏感度较成交额为低; (四)行业将加快整合步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将更突出,并反映于行业集中度上,即内房之间的合约销售金额差距进一步扩阔,而 2017全年合约销售突破千亿人民币的上市房企或达到 13 间(今年预测为 11 间)。
[房地产业] [2016-12-23]
本周观点:本周上海成交量环比下滑 21%,同比下滑 50%,调控初步显示成效;虽然货币政策总体依然维持宽松,但整体资金面实际边际上呈现收紧态势,3 月期 Shibor 连涨 37 个交易日,珠三角 6 个月票据直贴利率相对 11 月初上涨超过 20%。近期保监会加大了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加之房地产市场政策面和资金面边际呈现收紧态势,对板块整体估值修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短期预计整体仍将保持平稳运行。未来 2017 年房地产市场仍延续结构分化的特色,以“转型牛”和“区域主题”为代表,区域主题请关注大北京、大深圳、大上海、川渝和武汉布局的上市公司。
[房地产业] [2016-12-23]
宏观经济:弱势企稳复苏,行业政策态度由稳增长转为控风险。 2016 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强势复苏对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拉动上下游产业均发挥出极为突出的带动作用。随着近期经济基本面弱势企稳,行业在长周期顶部压力下区域分化持续拉大,进一步调整的需求和必要性有所提升。未来调控的方向在于建立长效机制,而非短期的直接干预。政策态度由稳增长转为控风险,重点在于保护,而非打压。
[房地产业] [2016-12-23]
2012 年,我们在《铁律仍难打破》、《销售越好、板块相对收益越差的“铁”律仍难打破》、《房地产行业最新观点及方法论》等数篇研究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地产 A股小周期理论框架”,标志着这一框架的正式成型。此后数年并延至今日,我们在预判地产 A股的整体走势时,一直沿用这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