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5-07-11]
消费贷市场在政策利好下迎来发展机遇,中央及地方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消费贷放量发展。2024年消费市场回暖、金融科技发展及金融素养提升等多因素支撑消费贷市场持续增长。全国性商业银行积极发力消费贷,但增速表现分化。未来,消费贷市场将面临短期规模回落,但中长期市场规模将扩大,商业银行将强化业务管理,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金融业] [2025-07-11]
近年来,普惠金融规模不断扩大,贷款规模连续增长,产品创新不断推进,个性化、场景化产品涌现,数字化技术应用更加深入。从今年二季度来看,金融监管等机构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和乡村振兴。此外,本文提出为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金融机构应持续完善服务水平,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5-07-11]
作为海外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的领先者, TikTok 在全球化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多重接近性理论框架, 聚焦 TikTok 平台上广西民间舞蹈 “科目三” 在2023年末至2024年中的病毒式传播现象, 通过分析该传播现象在文化背景与符号、 平台文化以及人员的文化接近性特征, 揭示其已实现广泛触达而深度尚显不足的现状。 以此为案例, 本文提出 “借船出海”, 坚守中华文化根源; 利用趣缘聚合特性, 由浅入深推动文化传播; 依托华文用户和草根群体, 引领文化自觉的民间文化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金融业] [2025-07-11]
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外部压力与内部困难,中央通过提高赤字率等一系列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助力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财政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创历史同期发行新高。本文主要分析一季度地方债券市场运行的规模、区域、期限及投向领域,并从发行节奏、项目储备等方面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地方债市场发展趋势。
[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7-11]
土储专项债曾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等考虑暂停,2024 年起在政策支持下,发行工作逐步重启,主要用于收购存量闲置未开发的土地。土储专项债的重启有助于缓解城投平台债务压力、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但也面临部分挑战。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7-11]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优化居民收支结构并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居民收支的稳定增长也是增强我国消费活力的重要途径。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明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我国居民收入近年来虽保持增长态势,但收支结构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收入增长动能不足、中低收入群体支出压力集中以及预防性储蓄居高不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内需市场的稳定与扩张。为更好的优化居民收支结构,提振消费市场,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居民收支的发展和矛盾,提出了强化收入保障、释放消费升级潜力和优化储蓄消费转换环境等政策建议,旨在通过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7-11]
2025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在国家促消费、扩内需等政策的支持下,春节消费火爆升温,旅游、电影及非遗文化、日常消费和线上消费等消费领域亮点纷呈,全力助推经济复苏增长。由于居民消费观念向品质化转变,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及时优化产品供给,促进春节消费市场繁荣。春节消费热潮不仅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还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为新一年经济快速增长奠定基础。但要在长期实现以消费促增长的模式,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并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式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 [2025-07-11]
“三农”问题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挑战之一。2004至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已连续22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聚焦“三农”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破解“三农”问题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抓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了我国“三农”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农业数字技术转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等三条政策建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 [2025-07-11]
近年来,随着全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和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外需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愈发明显,内需能否得到充分且有效释放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战略重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扩大内需,其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是带动规模经济和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城市群建设是我国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破除地方市场分割、促进地区分工协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着力点。总结和复制推广成熟城市集群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本文以全国第一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为典型案例,总结了其在推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实践经验,旨在为优化城市群整体规划、推动城市群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视角。
[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7-11]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可见,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今年2月,人民日报发布相关文章显示,据测算,我国投资每增长10%,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就能提高1.2%。2013年以来,我国投资年均拉动GDP增长超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4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投资率保持在40%以上,投资年均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更是达到41%。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稳投资就是稳增长。大力抓好重点领域投资建设,着力提高投资质量效益,推动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投资项目加快落地,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将得到更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活力将更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