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16-11-21]
做任何投资和实业,首要任务,是抬头看看趋势,大盘趋势和行业趋势,古人云:识局,取势,明道,优术。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势而为,对投资而言,在出现大的趋势性行情时,尤其要顺势而为,不同的趋势下是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
[采矿业] [2016-11-16]
受政策限产推动,今年煤价迎来一轮久违的牛市行情,然而目前偏高的煤价以及供应短缺并不会成为新常态。我们预计 2017 年煤炭行业将围绕两大主线:1)产量逐步回升使煤价回归合理水平;2)行政主导的去产能继续推进,将更多地触及有效生产产能关停。而明年限产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是煤炭板块最大风险点。
[金融业] [2016-11-16]
大盘昨日剧烈震荡,量能明显放大,说明多空斗争激烈。指数收锤子线,拉下影线,那么今日仍或有震荡盘升。指数是否是完成调整,能否破土而出,仍需量能资金流的进一步补充,盘中仍需密切观察。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6-11-16]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 2016 年三季报表现靓丽。236 家行业上市公司2016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为 9837.92 亿元,同比增长 14.45%;归母净利润为 710.19 亿元,同比增长23.92%。其中,2016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为 3472.37 亿元,同比增长 15.27%;归母净利润为 234.61 亿元,同比增长 17.6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16-11-16]
传媒行业 2016年三季度基本面改变不大,前三季度传媒行业跟踪标的营收同比增长幅度为 35.8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 39.67%。分板块看,增长速度最快的依然为 VR及广告营销,其次为影视动漫及游戏板块,两个板块的增速不相伯仲,传统领域如出版及广电的营收利润增长势头较缓,广电行业的利润同比去年同期均是下滑的。值得注意的是VR 相关标的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依然来自于其主业,如影视或互联网平台运营等,VR相关项目的落地非见实质性进展。
[金融业] [2016-11-16]
周三,沪深两市受美国大选影响,开盘不久就开始跳水,至下午开盘跌破3100点,振幅小于亚太周边股市。沪综指最高3147.89点,最低3096.95点,收盘3128.37点,跌0.62%;创业板以2150.62点高开,最高2154.85点,最低2098.56点,收盘2123.84点,跌1.23%。两市8成股票下跌,2成上涨;56只股票涨停,1只股票跌停,两市成交额6536亿元,成交量明显增加,大单资金净流出215亿元。房地产、有色金属、锂电池、稀缺资源板块上涨,券商、量子通讯、天然气、央企改革等板块下跌。部分资金受外盘影响流出市场,但A股明显强于日韩港股,下跌过程也显出惜售状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6-11-16]
本周乙烯 CFR 东南亚收于 1010 美元/吨,较上周末下跌 1.94%,CFR 东北亚收于 1030 美元/吨,较上周末下滑 2.83%。FD 西北欧 842 欧元/吨,较上周末下滑 8.08%;CIF 西北欧927美元/吨,较上周下滑 6.5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6-11-16]
本周末新加坡石脑油价格 46.87 美元/桶,较上周同期价格下跌 7.59%,较上月同期价格上涨 4.29%;日本石脑油价格 431.625 美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下跌 3.60%,较上月同期价格上涨 6.57%;山东利津石化石脑油价格3650 元/吨,与上周同期价格下跌 7.59,较上月同期价格上涨 4.2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6-11-16]
本周限产预期存疑且美库存创纪录大增, 油价跌势不止。 截止 2 日, WTI原油价格 45.34 美元/桶,较上周同期价格下滑 7.81%,较上月同期统计价格下滑6.01%;同期布伦特价格46.86美元/桶,较上周同期价格下滑6.24%,较上月同期统计价格下滑 4.48%。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6-11-16]
白酒行业上市公司 2016Q1-Q3 营业收入为 962.7 亿元,同比增加 7.89%,净利润为292.4 亿元,同比增加 2.52%。2016Q3 实现营业收入 287.3 亿元,同比增加 15.5%,环比增加 5.67%,净利润 81.8亿元,同比增加 4.6%,环比增加 6.34%,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维持年初以来的持续增长态势。 三季度末白酒行业上市公司预收账款规模达到 316.2 亿元,同比增长 161.6%,预收账款保持大幅度的同比增长速度,白酒行业回暖趋势延续。2016Q1-Q3 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同比增加 2.3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 2.2 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增加 0.9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白酒行业企业费用管控能力逐步增强且今年以来多家企业相继上调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