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6-30]
本周电力设备指数下跌3.74%。输变电设备中,二次设备下跌5.34%,一次设备下跌2.58%;新能源发电板块汇总,核电上涨0.12%,风电下跌4.06%,光伏下跌3.44%;新能源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3.27%,锂电池指数下跌6.28%,充电桩指数下跌5.22%,燃料电池指数下跌3.25%;工控中,工业4.0指数下跌5.75%,机器人指数下跌3.81%,能源互联网指数下跌3.3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6-30]
补贴金额逐年退坡,门槛持续提升。2018年补贴政策对大部分类型新能源车的补贴都进行了下调。在乘用车领域,以工况法续驶里程R为指标,取消150公里续航里程以下的补贴(100≤R<150),对于高续驶里程提高补贴水平(350≤R)。同时规定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对高于160Wh/kg的按1.2倍给予补贴。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6-30]
看好政策边际效应弱、技术进步效应强的领域。2018年市场的投资风栺更趋价值,反映在风险偏好上则是愈发谨慎,业绩稳健成为资产流向的磁石。短期杢看,围绕政策与技术的更迭,行业更多呈现出结构性的机会,反映到确定的业绩增长上来,我们更看好政策边际效应弱、技术进步效应强的领域,一是可控的政策风险,一是可观的创新收益。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由于购置税优惠导致的消费透支影响的边际递减,上半年乘用车销量略有回暖、客车销量的稳中有升、中重卡强周期的持续,我们认为今年汽车产销增速不悲观,虽然短期业绩承压,但估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中长期左侧交易的性价比提升,且汽车行业产品结构的升级,高增长的细分领域结构性仍在,另外电动化、智能化等新趋势也将酝酿重大的投资机会。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201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升至1.9亿辆,我们中性假设2016-2020年保有量CAGR为6.8%。按中国道路承载能力,全国千人汽车保有量饱和值约为180辆。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市场增速平稳回落,汽车行业市场表现弱于大盘。截至2018 年6 月20 日,今年汽车行业累计跌幅是17.74%,同期沪深300 指数跌幅是11.41%。整车、汽车服务板块好于零部件板块,汽车板块整体表现弱于大盘。影响因素包括终端消费需求增速放缓、电动智能提振效果有限、进口车关税/合资股比限制政策调整。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市场上对于重卡行业的预期差仍然较大,市场看空今年的重卡销量是对10-11年之后重卡行业走势的线性外推。但目前重卡行业和10-11年差别很大。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中美贸易战重启,双方将分别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短期利空特斯拉、福特林肯等美国生产的进口整车,以及上汽通用等出口美国整车,中国汽车进出口销量占比较低,总体影响将相对有限。CES Asia 2018 开展,自动驾驶成汽车厂商展示主题之一。奔驰、凯迪拉克、百度、拜腾、零跑、大陆、德赛西威等汇聚CES 展,展示最新成果,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DAS 与智能座舱有望先行爆发,重点推荐索菱股份,建议关注德赛西威。深圳市成为首个出台电动物流车运营补贴的城市,贴新政专用车补贴下滑幅度较大,运营补贴将能给行业带来一定的缓冲期,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未来其他城市有望跟进推广。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较长的续航里程是汽车实用化的关键参数,整车续航里程根本上取决于能量源的能量密度。相比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以协同
氢储能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少的能量加注时间且兼具使用过程中的清洁环保特征,这使得业界持续进
行燃料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发和应用。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政策市场双重推动,产业良性向上。补贴政策调整引导产品向高技术标准发展,增加产品竞争力。补贴退坡背景下,双积分政策推动力强劲。由于19年起考察新能源积分比例,各车企加码布局新能车,新合资、新品牌、新平台层出。产品贴近市场需求,产业趋势确定性向上。自主车企重点布局10万元以下小型SUV;大众、宝马等PHEV 走向平价,与同级别传统车竞争,逐步摆脱补贴依赖,走向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