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 [2021-10-24]
因宏观经济数据而担忧汽车未来需求+成本上行而担忧汽车产业链的盈利带来的短期对汽车担忧已经回调充分!“电动化+混动化+智能化“带来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是汽车板块投资最核心变量,依然成立。
[汽车制造业] [2021-10-23]
投资建议: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高速增长,2021 年上半年汽 车连接器领域上市公司相关营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瑞可达、胜蓝 股份、徕木股份在新能源汽车及组件领域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我 们认为新能源车连接器市场有望保持高景气,建议关注业务新能源汽车 连接器领域收入及营收占比较高的合兴股份、瑞可达、徕木股份、胜蓝 股份、永贵电器。
[汽车制造业] [2021-10-23]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进入 10 月国内限电政策影响有望好转,叠加 芯片供给逐步改善,电动车销量进入加速阶段,推荐两条投资主线: 1)磷酸铁锂产业链,预计2022 年其装车量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推 荐标的:富临精工,受益标的:德方纳米;2)动力电池和材料紧缺 环节,包括隔膜、负极、铜箔、六氟和LIFSI 等,推荐标的:宁德时 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容百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璞泰来、 天赐材料、新宙邦等;受益标的:杉杉股份、中科电气、诺德股份、 嘉元科技等。
[汽车制造业] [2021-10-22]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 年9 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 量15.69GWh(+139%),环比增长25.0%;2021 年1-9 月累计装机量92.03GWh (+169%),相较2019 年同期累计装机量42.12GWh 增长119%,两年平均 复合增速47.8%。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景气度高涨,季末冲量效应影响 下,9 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大幅增长,单月装机量创历史新高。预 计10 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现季节性回落,但是仍会保持高位。
[汽车制造业] [2021-10-22]
本周中汽协发布9 月车市数据,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7 万辆和206.7 万辆,同比分别-17.9%和-19.6%,环比分别+20.4%和+14.9%。其 中:1)乘用车9 月销量175 万辆(同比-17%,环比+13%),1-9 月 累计销量1486 万辆(同比+11%);2)商用车9 月销量32 万辆(同 比-34%),1-9 月累计销量376 万辆(同比+1%);3)9 月新能源乘 用车销量34 万辆(同比+160%,环比+11%),1-9 月累计销量216 万 辆(同比+185%);4)9 月出口量17 万辆(同比+74%,环比-8%, 预计主要因为特斯拉出口环比-2.8 万),1-9 月累计出口量136 万辆 (同比+120%)。
[汽车制造业] [2021-10-22]
智能电动汽车需求跟踪: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造车新势力销量占电 动车比例上升至34.1%,环比上升21.2pct,主要因为特斯拉9 月国内 销量显著提升,国内销量环比+1757.4%。自主新势力三强中,蔚来、小 鹏销量持续增长,创历史新高,理想销量有所回落。9 月电动车销量占 乘用车销量比重为20.4%,环比+0.3pct,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其中,特 斯拉国内销量回暖,达到52045 辆,环比+1757.4%;蔚来汽车销售10423 辆,首度月销量破万,环比+60.9%;小鹏汽车销售10401 辆,同样月销 破万,环比+51.4%;理想汽车销售7329 辆,环比-22.0%。2)智能化功 能渗透率跟踪:新势力车企9 月份智能化持续提升,集中在智能座舱/ 智能灯光、L1-L3 级别的行车辅助。其中,L3 级别的高速自动导航辅助 功能新势力渗透率尚未过半,传统车企基本尚未配置。
[汽车制造业] [2021-10-22]
我们持续看好4Q21E A00 车型/高端纯电动、以及插电混动车型销量爬坡趋势,预计2021E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近350 万辆。当前行业处于库存低位,看好具有较强车型产品周期(芯片供应缓解具有较强销量与盈利弹性)、以及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抬升/智能电动化推进路径清晰明确的车企。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受缺芯影响,9 月乘用车零售销量158.2 万辆,同比-17.3%,新能源销 量持续超预期,销量超过35 万辆。随着马来西亚疫情好转,预计四季 度芯片供给将改善,前期被抑制的需求有望Q4 释放,在行业基本面预 期改善的情况下,传统车板块行情将启动。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汽车供给端紧缺,需求端旺盛。9月芯片供应略有缓解,但缺口依然巨大。中汽协预测4Q21芯片供应预期好于3Q21,但总体 依然处于供应紧缺的状态。汽车市场终端需求旺盛,车企出现订单积压情况,热门车型交货周期长达数月,部分新车需求转 向二手车市场,推高二手车交易量和交易价格。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攀升,9月份已经达到47%,长期来看自主品牌份额 有望达到60%~70%。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基于中汽协的汽车产销量数据以及易车、懂车帝等汽车论坛数据,我们对各类汽车零部件在各月所售新车的渗透情况进行测算。截至2021Q3初空气悬 架、全景玻璃车顶及HUD渗透率较低,我们测算分别对应0.75%、4.43%及5.26% ;预计2025年,对应模块渗透率可达15%、25%及38%,对应CAGR 94%、 58%及51%。在行业明确的成长空间下,建议关注中鼎股份(空悬)、保隆科技(空悬)、科博达(底盘域控制器)、福耀玻璃(全景玻璃车顶)及华阳集团 (H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