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受缺芯影响,9 月乘用车零售销量158.2 万辆,同比-17.3%,新能源销 量持续超预期,销量超过35 万辆。随着马来西亚疫情好转,预计四季 度芯片供给将改善,前期被抑制的需求有望Q4 释放,在行业基本面预 期改善的情况下,传统车板块行情将启动。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汽车供给端紧缺,需求端旺盛。9月芯片供应略有缓解,但缺口依然巨大。中汽协预测4Q21芯片供应预期好于3Q21,但总体 依然处于供应紧缺的状态。汽车市场终端需求旺盛,车企出现订单积压情况,热门车型交货周期长达数月,部分新车需求转 向二手车市场,推高二手车交易量和交易价格。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攀升,9月份已经达到47%,长期来看自主品牌份额 有望达到60%~70%。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基于中汽协的汽车产销量数据以及易车、懂车帝等汽车论坛数据,我们对各类汽车零部件在各月所售新车的渗透情况进行测算。截至2021Q3初空气悬 架、全景玻璃车顶及HUD渗透率较低,我们测算分别对应0.75%、4.43%及5.26% ;预计2025年,对应模块渗透率可达15%、25%及38%,对应CAGR 94%、 58%及51%。在行业明确的成长空间下,建议关注中鼎股份(空悬)、保隆科技(空悬)、科博达(底盘域控制器)、福耀玻璃(全景玻璃车顶)及华阳集团 (HUD)。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多政策形成共振,混动市场迎来新机遇。“双碳”、双积分政策的共振 下,汽车节能减排已不再仅仅聚焦于纯电路线,而是多元技术解决方案, 插电混动、油电混动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将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强化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视程度,目标2025 年混合动力乘用车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销量的50%,2030年提升至75%, 2035年提升至100%,未来15年CAGR将高达29.95%。双积分政策将混动汽车 纳入双积分核算标准也将鼓励车企生产混动汽车以实现双积分目标。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芯片供应略有缓解,9 月产销环比呈现正增长:据中汽协10 月12 日发布的数 据,2021 年9 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07.7 万辆和206.7 万辆,环比分别 增长20.4%和14.9%,同比分别下降17.9%和19.6%,降幅比8 月分别缩小0.8 和扩大1.8 个百分点。相比于2019 年9 月,产销同比分别下降6.1%和9.1%。 2021 年1-9 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4.3 万辆和1862.3 万辆,同比分别增 长7.5%和8.7%,增幅相较1-8 月分别回落4.4 和5.0 个百分点。与2019 年1-9 月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0.4%和1.3%。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坚定看好汽车板块!超配!正酝酿新一轮行情! 因宏观经济数据而担忧汽车未来需求+成本上行而担忧汽车产业链的盈利带来的短期对汽车担忧已经回调充分!“电动化+混动化+智能化“带来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是汽车板块投资最核心变量,依然成立。围绕自主崛起主线超配汽车板块!整车标的(可组合配置):长城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零部件标的: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福耀玻璃+拓普集团+中国汽研+爱柯迪+华域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不断上升的比较优势,这将给整车和零部件带来持续的成长兑现。短周期视角下,一方面要注意到景气下行带来的风险已逐步在股价中体现,另一方面要关注4Q21 潜在的基本面反弹和估值催化。景气逐步走弱的大背景下,也需要更加重视标的alpha 的判断和选择,投资机会的结构性特征料预计将更加明显。乘用车板块,仍推荐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传统零部件建议关注继峰股份,推荐豪能股份、贝斯特、精锻科技、爱柯迪;智能电动零部件推荐拓普集团、和胜股份。
[汽车制造业] [2021-10-17]
预计经销商短期受益于供给偏紧,利润具备弹性;中长期来看,消费升级和电动化是并行的趋势,且市场尚未对经销商的渠道价值和ROE 变化趋势充分认知,预计创造效率的优质经销商有望在中长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除此之外,二手车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大,预计将持续贡献增量收入。在经历估值调整后,当前港股三家经销商的配置价值凸显,我们持续看好中升控股、美东汽车、永达汽车三家龙头经销商的盈利提升能力,预计其渠道价值会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得到重估,均重申“买入”评级。
[汽车制造业] [2021-10-16]
新能源汽车是道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1)各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稳健龙头: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璞泰来、天赐材料、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先导智能、天奈科技等。2)深耕动力及储能电池的二线锂电企业: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鹏辉能源等。3)锂电材料环节其它基本面优质标的:中科电气、当升科技、新宙邦、星源材质、德方纳米、嘉元科技、格林美、多氟多等。4)受益于全球电动化的零部件龙头: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宏发股份、科达利等。5)产品驱动、引领智能的新势力: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
[汽车制造业] [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