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6-30]
看好政策边际效应弱、技术进步效应强的领域。2018年市场的投资风栺更趋价值,反映在风险偏好上则是愈发谨慎,业绩稳健成为资产流向的磁石。短期杢看,围绕政策与技术的更迭,行业更多呈现出结构性的机会,反映到确定的业绩增长上来,我们更看好政策边际效应弱、技术进步效应强的领域,一是可控的政策风险,一是可观的创新收益。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较长的续航里程是汽车实用化的关键参数,整车续航里程根本上取决于能量源的能量密度。相比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以协同
氢储能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少的能量加注时间且兼具使用过程中的清洁环保特征,这使得业界持续进
行燃料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发和应用。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政策市场双重推动,产业良性向上。补贴政策调整引导产品向高技术标准发展,增加产品竞争力。补贴退坡背景下,双积分政策推动力强劲。由于19年起考察新能源积分比例,各车企加码布局新能车,新合资、新品牌、新平台层出。产品贴近市场需求,产业趋势确定性向上。自主车企重点布局10万元以下小型SUV;大众、宝马等PHEV 走向平价,与同级别传统车竞争,逐步摆脱补贴依赖,走向良性循环。
[汽车制造业] [2018-06-20]
2018年1-4个月乘用车销量801.5万辆,同比增长4.5%,乘用车行业整体销量回暖,轿车和MPV的降幅略有收窄,SUV仍是乘用车增长的核心支撑。我们认为:1)消费升级的驱动、税率降低叠加下半年消费旺季的来临,下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将呈逐步回升状态,预计2018全年乘用车将实现5%以上的增速;2)股比开放和关税下降将对国内自主品牌以及当前的合资车型造成一定冲击,进口车价格下调长期内将吸收部分合资车型甚至自主品牌的消费需求,导致中短期内自主车型盈利能力处于下行区间。长期内,我们仍然看好掌握核心技术、产品结构上行、积极布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优质自主品牌。3)关税下调靴子落地,主流进口车型均已公布降价方案,长期来看,关税下调推动国内汽车价格普降,其中豪华车品牌降价幅度更为显著,价格普降将持续驱动国内销量以及产品结构上行。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8-06-19]
新能源汽车销售旺盛带动了上游锂资源的需求,且积分政策的推出,高续航新能源车比例进一步增加,导致对锂资源的需求结构性升级。从供给侧看,随着技术进步、可开采资源种类丰富、盈利能力改善,未来两年全球锂产品新增产能较多,锂资源供需紧张局面有所缓和,随着卤水提锂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盐湖卤水提锂将凭借成本优势不断提高市占率。由于动力电池需求空间巨大,碳酸锂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看好我国的卤水提锂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6-19]
作为先行指标,风电弃风率逐步下降,预示着行业开始底部反转。18 年一季度平均弃风率 8.5%,同比下降 8 个百分点,全国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三省解禁、能源基地启动、分散式风电管理办法的出台,都给下半年的风电行业带来积极影响,下半年的风电新增装机有望加速。
[汽车制造业] [2018-06-16]
特斯拉Model S 2012 年一经上市,便引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其高续航性能和巅峰性的科技配置颠覆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原有认知。特斯拉示范效应带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3 年15万辆以69.2%的复合增速增长至2017 年的123 万辆。而特斯拉年销量也从2013 年的2.2 万辆以46.7%的复合增速增长至2017 年的10.3 万辆,逐步树立了新能源车高端品牌标杆。
[汽车制造业] [2018-06-16]
补贴退坡倒逼技术升级,双积分保障中长期发展,市场自发需求是核心。随着补贴将在未来三年继续退坡,对车企和中游利润端有一定影响,但其边际效应已经在递减,而双积分政策则是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倒逼车企加码布局,并采取严厉惩罚措施,18 年4 月已经开始实行。从市场端来,17 行业仍处于导入期,消费者自发需求仍待开发,从17 年销量来看,A00销量占比52%,8 大限购城市销量占比45%,不能反映消费者自发需求(难以和同价位燃油车PK),而过渡期之后,有竞争力的企业新车型陆续推出,合资车也将在19-20 年集中放量,随着电池等成本持续降低和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引起消费者自发需求并不遥远。
[汽车制造业] [2018-06-14]
2018年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出给行业带来较大压力,同时今年汽车行业还受到关税下降和股比放开的冲击,我们预期全年乘用车增速为1-3%。通过定量分析,整车关税降至15%后,C级车、B级车与A级车的平均降幅为5%、0.9%和0.3%,因此进口车难以对B级车和A级车造成冲击。此外,我们认为短期内外资股比放开对合资方基本无影响,对新能源乘用车的影响也要在2年后才能体现。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8-06-14]
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77.7万辆,同比+53.3%;上年同期基数较低,2018年1-4月累计销量22.5万辆,同比+149.0%,A00占EV乘用车销量的比重由85%下降至52%。动力电池: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36.24Gwh,同比+29.4%;2018年1-4月累计装机量8.18Gwh,同比+270%,三元电池累计装机量占比61.3%。2017年宁德时代装机量10.58Gwh,超越比亚迪成为市场份额最高的厂商。跨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17年年报总结:2017年全产业链样本公司整体收入增速37.8%,上游量价齐升,中下游毛利率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