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11-22]
海外主流电池厂相继发布 22Q3 经营情况。营收方面,LGES/Panasonic 能源 部门/SK On/SDI 电池业务 22Q3 营收分别为 380/119/109/240 亿元,环比 +51%/6%/70%/76% ; 营 业 利 润 率 方 面 , LGES/ Panasonic 能 源 部 门 /SK On/SDI 电 池 业 务 营 业 利 润 率 水 平 分 别 为 6.8%/5.1%/-6.1%/10.0% , 除 Panasonic 环比有所下降外,LGES、Panasonic、SK On 同环比皆上升。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11-20]
当前锂电材料和电池对应2023年业绩分别仅为10-20倍、20-25 倍PE,市场对明年的预期比较悲观。我们认为未来电池产品力的提升和新技术(磷酸锰铁锂、复合集流体、钠离子电池等)的推出将为新能源车的增长提供动力,同时疫情的精准防控政策会逐步见效从而改善线下门店客流量大幅下降的不利局面。建议重点关注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加之电解液价格有望企稳,建议关注电解液供应商天赐材料。电池新技术磷酸锰铁锂电池即将推出,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德方纳米。
[汽车制造业] [2022-11-17]
行业整体概览:10 月产批零表现低于预期。乘联会口径:10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27.7 万辆(同比+16.3%,环比-3.6%),批发销量实现219.1万辆(同比+11.0%,环比-4.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1.9 万辆(同比+92.3%,环比+0.0%),批发销量实现67.6 万辆(同比+85.8%,环比+0.4%)。交强险口径(初步数据):10 月行业交强险销量164.24 万辆(同比+1.3%,环比-8.8%),新能源车交强险销量47.09 万辆(同比+61%,环比-13%)。10 月各地疫情反复,扰动行业整体表现,产批零环比均下滑。展望2022 年11 月:我们预计产量为232 万辆,同环比分别+4.1%/+1.9%;批发为223 万辆,同环比分别+3.7%/+1.8%;交强险为170万辆,同环比分别+0.2%/+3.5%;出口为28 万辆。新能源批发预计69万辆,同环比分别+61%/+2%。
[汽车制造业] [2022-11-17]
11 月7 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召开。论坛以“开放、合作、共赢——新形势下国际品牌汽车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重点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参加论坛。装备工业一司表示,目前是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将落实对外开放政策,高水平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共同维护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汽车制造业] [2022-11-17]
截至2022/10/31,近一年万得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0.4%,然而,估值 (PE,TTM)大幅下降57.9%至30.1 倍,估值大幅下降主要是相关上市公司 盈利显现。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股票的刻板印象是估值高,其实,随着前 期股价回调、业绩高增长兑现,估值已经大幅下降至30 倍,目前估值处在 近一年最低水平,建议积极关注。
[汽车制造业] [2022-11-16]
卷绕和叠片是锂电池中段生产的核心环节,相较于卷绕,叠片工艺能更好提升电池性能,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方面具备优势,此前未能大规模应用主要受制于生产效率低、工艺控制等问题。目前,主流电池企业均有叠片电池技术路线规划,在方形电池大尺寸趋势下,伴随叠片设备技术进步,叠片工艺有望得到大规模应用。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11-15]
2022 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板块高景气度仍将维系,短期疫情扰动因素边际趋弱,长期新能源车需求向好趋势不改。从细分赛道看,负极、隔膜、导电剂等赛道供需格局当前偏紧,竞争格局和公司盈利能力较为出色;同时电池厂商在向下游传导成本的机制逐渐见效,叠加部分中游材料价格趋势向下,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11-15]
10 月环比下滑属于季节性因素:欧洲八国新能源汽车环比-17%,主要原因系特斯拉在季末集中出货,同时叠加英国在3 月和9 月属于车牌更换季,故欧洲新能源车在9 月注册量较高,10 月两因素均回归常态水平,高基数下环比下滑较为明显。剔除英国之后,欧洲七国环比-9%,符合预期。
[汽车制造业] [2022-11-13]
预计 2023 年补贴退坡影响有限,当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 900 万辆。目前,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 1-8 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 TOP10 车型中,有 3款不依赖补贴,分别为五菱宏光 mini EV、Model Y、QQ 冰淇淋(续航标准不满足补贴标准或者售价>30 万元),其他车型单车补贴均在 1 万元左右,占补贴前售价比例仅在 4%-11%之间。考虑到今年部分新发车型的交付要等到 2023年春节前后,且部分车企对于今年年内未交付订单将补偿 2023 年后的补贴差额,该部分订单有望在 2023 年 Q1 交付,明年 Q1 补贴退坡后产生的负面影响料可控,预计今年 Q4 补贴退坡的冲量对明年 Q1 销量的透支效应要弱于过往年份。我们预测 2023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 900 万辆,同比+31%。
[汽车制造业] [2022-11-11]
新能源增速减缓,新势力交付微降。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0 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数据预计为191.0 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为+11.4%/-0.7%;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为55. 0 万辆, 同比/环比分别为+73.5%/-10.0%; 渗透率约为28.8%,环比-3.0pps。主要新能源车企中广汽埃安、哪吒、问界、极氪、蔚来、理想单月销量破万。作为后起之秀,问界、极氪加速上量。问界连续3 月创交付记录;极氪首次突破万辆大关。随着各家车企新车型(蔚来ET5、理想L8、小鹏G9、哪吒S、零跑C01)相继开启交付,市场供给侧竞争加剧,致使销量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