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9-14]
2022Q2 公司总营收为102.9 亿元,历史首次突破百亿。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95.7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1.0%/+3.5%。收入同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ET7 的批量交付,达到6,749 辆。其余车型因受到产品换代影响,销量均有所下滑。ES8 单季交付3,681 辆,同比/环比分别为-17.0%/-15.2%;ES6 单季交付9,914 辆,同比/环比分别为-0.2%/-27.2%;EC6 单季交付4,715 辆,同比/环比分别-37.4%/-38.3%。随着ES7 和ET5 在22Q3 开启交付,蔚来交付量将展现进一步的提升。在单车ASP 方面,由于季度中的调价和高单价车型ET7 的占比增加,22Q2 单车ASP 增长至38.2 万元,同比/环比+5.7%/+6.5%。
[金属制品业] [2022-09-08]
新能源汽车+储能持续高景气度,电池铝箔需求高速增长。电池铝箔生产工艺难度较高,扩产周期长,供给端放量不易,整体供需紧张状态短期内预计难以缓解。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9-08]
8 月,碳酸锂在供应面紧张局势下价格出现上涨,除锂盐价格上涨外,钴盐价格亦开始止跌回涨;在成本面增加下,利润压缩明显,部分正极材料价格跟涨;三元材料市场仍以高镍出货为主,中低镍产品按单生产为主,由于钴锂价格均有上涨,后期三元材料涨价预期增强。磷酸铁锂价格平稳为主,市场订单集中度多在头部企业,受四川限电影响,供应量有所收紧。锰酸锂价格跟涨原料端,成交多一单一议,新单多以当前原料的价格做定价。随着原料四氧化三钴上涨以及碳酸锂价格上涨,钴酸锂现货报盘价格跟涨市场,下游电池厂多刚需补货为主,新订单陆续签定中。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9-08]
今年负极材料需求量预计为120 万吨,供应缺口在30 万吨左右。云南中晟年产10 万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开工。下游方面,动力电池竞争愈发激烈,在市场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下,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似乎开始转变,比亚迪发展迅猛,而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二线电池内部的市场份额和排名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未来将继续面临洗牌,一些有产品力的企业会胜出。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09-04]
1)光伏行业装机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高于预期,行业政策变化,国际贸易风险加剧;2)新能源车销量不达预期,上游锂、钴、镍价格大幅上涨;3)上游资源供需波动,海外工厂落地不确定性等。4)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虚拟电厂建设不及预期。1)七部门发布《行动计划》推进配电网智能升级,配网智能化有望加速;2)全国电力交易同比大幅增长,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速拉动特高压利用率;3)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成立,虚拟电厂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9-04]
本月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维持高景气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17.4%和119.1%,销量端渗透率在6 月小幅下滑之后重回24%以上,当月24.5%的渗透率也是仅次于4 月的历史第二高点。考虑到国常会确定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至明年年底,预计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仍将维持高景气度。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30]
[汽车制造业] [2022-08-30]
[汽车制造业] [2022-08-30]
[汽车制造业] [2022-08-27]
小米智能驾驶技术首次亮相,第一期研发投入33 亿元,目标2024 年进 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阵营。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决胜的关键点,小 米汽车制定了全栈自研的技术战略,全资收购了深动科技,组建了超过 500 人的精英技术团队,涵盖了自动驾驶硬件、感知规控算法、高精地 图等领域的50 位顶级专家,此外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手机相机 部也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小米一直致力于对产业长期的规划和布局, 投资了大量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涉及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 件,投资总额近20 亿元。智慧芽数据显示,小米汽车自成立以来,申请 汽车专利125 项,其中约70 项与自动驾驶相关,涉及车辆目标检测、路 径规划等方面,完成30 项相关功能的开发,目标2024 年进入智能驾驶 行业第一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