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1-05-14]
上市险企2021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稳健增长,投资端带动净利润实现高增长。上市险企2021 年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3,735 亿元,同比+7.6%;归母净利润807 亿元,同比+27.6%,净利润高增长主要是投资端带动,险企的投资收益整体上要大幅好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速大多在30%以上),预计险企在Q1 权益市场的高点兑现了部分浮盈。
[金融业] [2021-05-14]
财险:车险综改虽短期对车险保费有所冲击,但远好于市场预期。随着综改尘埃落定,行业竞争格局将全面得到优化,部分中小财险公司或将退出车险市场,而龙头险企将深度受益,进一步强化规模、渠道、品牌优势,打造竞争壁垒。寿险:行业短期因开门红步入尾声+新重疾险产品仍处于消化期,3 月负债端有所承压。但长期来看,重疾险仍有较大市场,行业资产和负债两端也将迎来趋势性改善,期待Q2需求回暖+代理人产能释放驱动负债端改善。当前估值低位,配置价值显著,维持“增持”评级,个股推荐中国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金融业] [2021-05-14]
2021 年Q1 5 家主要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中国人寿286 亿元,同比+67.3%;中国平安272 亿元,同比+4.5%;中国人保100 亿元,同比+42.1%;中国太保85 亿元,同比+1.9%;新华保险63 亿元,同比+36.0%。受益于投资收益增长,多数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长,中国平安主要受负面投资事件拖累,中国太保2020Q1 归母净利润基数较高,未能实现连续高增。
[金融业] [2021-05-13]
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披露2021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5%、15.2%、18.3%,较去年全年增速大幅回升15.9、10.4、8.6 个百分点,意味着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进一步退出,银行恢复正常的利润释放和增长状态。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基本面实质性向好以及业绩正常释放,市场对于银行板块的悲观预期有望持续扭转,从而推动板块估值进一步修复。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的后续表现,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金融业] [2021-05-13]
公募基金发布2021Q1 重仓持股数据。由于主动型基金1持仓数据更能反映市场风格变化,我们对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中的投资类型进行筛选,以主动型基金作为统一口径,计算并分析基金持仓数据变化。
[金融业] [2021-05-13]
券商板块公募持仓逼近“清仓”状态,保险板块持仓接近历史低点。1)19Q3年以来券商板块(除东方财富,下同)的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持续下滑,21Q1续创历史新低,我们通过计算灵活配置型、偏股型与普通股票型(最能反映公募基金持仓风格与主观配置意愿的基金类型)公募基金的重仓持仓明细情况,截至21Q1,券商板块的公募重仓股持仓占比0.11%,环比20Q3 的0.23%进一步“腰斩”,逼近“清仓”状态。2)经历两个季度的增长,21Q1保险板块的公募重仓股持仓占比再次出现大幅回落,体现出市场对负债端短期改善的悲观预期,截至21Q1,保险板块的持仓占比由20Q4 的2.25%大幅降至1.44%,逼近20Q2 的历史低点。
[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5-13]
各家银行2020 年报中都有明确表述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在加快推动数字化建设的大浪潮下,各银行一方面不断调整组织架构,建立科技创新相关部门;另一方面持续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增加IT 支出,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以应对行业科技化趋势,根据我们统计,上市银行2020 年年报更为突出“金融科技”,表明上市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加大,呈现银行IT 投入加大的整体趋势。
[金融业] [2021-05-13]
总结:3 月末超储率提升,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处于相对宽松的态势,资金利率较2 月有所下行。期末M2 增速环比下降0.7 个百分点,主要是银行自营购买企业债券和财政净支出的贡献下降幅度较大,财政支出进度仍较慢;同时,3 月信贷投放规模虽超市场预期,但高基数因素使得信贷对M2 增速贡献也略有下降。
[金融业] [2021-05-13]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披露2021年一季报,一季度分别实现净收入323亿美元、228亿美元、193亿美元和181 亿美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43 亿美元、81 亿美元、79 亿美元和47 亿美元。
[金融业] [2021-05-13]
A 股已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4 季度盈利情况改善,带动2020 年归母净利润实现0.5%的同比增长,增速较前三季度(-8.1%,YoY)显著回升。我们认为2021 年在经济复苏背景下,银行板块将迎来基本面和业绩的改善,资产质量压力好于2020 年。银行目前估值对应2020 年为0.85xPB,仍具备低估值、低持仓的特点,继续看好板块表现。个股方面,建议关注特色优质个股(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个股(如兴业银行、邮储银行、长沙银行等),以及具备负债端成本优势的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