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17-01-16]
走势分化。2017 年底一个交易周,二级市场利率债和信用债走势分化。1 月3 日为首个交易日,债市上演激烈过山车行情,全周震荡幅度加大,利率债收益率主要以上行为主,信用债收益率全部下行,国债期货震荡收跌。2016 年12 月经济数据本周将密集发布,预计仍处于改善周期,政策方面央行在2017 年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货币政策中性,调节好流动性闸门,资金市场上单周净回笼超5000 亿,春节之前流动性整体偏紧。人民币汇率仍面临贬值压力依然较大。目前市场对债市尚未形成一致性预期,市场仍有调整压力。
[金融业] [2017-01-16]
成也信用、败也信用。2016 年表现最好的是AA-企业债,整体而言,2016 年信用债呈现短端表现差于长端,高等级表现差于低等级。信用债在2016 年利差走势出现“V 型反转”,1 月至3 月中旬信用利差较为平稳,3 月中旬至4 月底,受信用违约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信用利差急剧上行,4 月底至7 月,信用利差大幅回落;8-10 月,高等级信用利差开始走阔,而11 月开始低等级信用利差也开始走阔。
[金融业] [2017-01-16]
本周沪深300 指数上涨1.14%,中小板指数上涨0.74%,创业板指数上涨0.15%,计算机(申万)指数上涨0.39%。互联网金融指数上涨1.64%,跑赢沪深300 指数0.50 个百分点,跑赢计算机(申万)指数1.25 个百分点,主要受到微信小程序及人工智能板块的涨幅带动。
[金融业] [2017-01-16]
公募基金始终最严格,管理办法有严格规定,基金专户一般同公募基金不超总资产申报,但公募基金A类中签率依然有优势,监管原因新发产品难度大
[金融业] [2017-01-16]
公司债券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简单地说,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债券。自2007 年国内首支公司债长江电力公司债发行起,公司债正式登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公司债取代中小企业私募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公司债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在经历了2007年的起航阶段、2008 年的停发阶段、2009 年的重发阶段之后,公司债从2014 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阶段。尤其是2015 年《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之后,公司债扩容取代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呈“井喷式”态势。
[金融业] [2017-01-16]
证券公司债券分为普通债和次级债,次级债指证券公司向股东或机构投资者定向借入的清偿顺序在普通债之后的次级债务,以及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清偿顺序在普通债之后的有价证券。2015 年以来由于证券行业景气,证券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积极开展创新业务,对资金和净资本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发行债券成为其融资的重要手段。2016 年《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出台,用资本杠杆率、风险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组成的风控指标体系来代替原有净资产/负债、净资本/负债两个杠杆控制指标,发行次级债来满足净资本监管指标的动力有所减弱。
[金融业] [2017-01-16]
依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其中,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
[金融业] [2017-01-16]
我们对板块17 年表现保持乐观,短期债券市场波动对银行业绩实质影响有限,而在明年银行息差企稳、不良压力相对缓释的背景下,基本面迎杢反弹。叠加债转股子公司落地加快,有利于银行隐性不良出清,改善对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目前板块估值低(17 年PB0.8x)、股息率(17 年4.4%)对于投资者仌有明显吸引力。个股方面,首推关业银行,其他推荐 1)低估值品种的修复(光大、中信);2)城商行中兲注南京银行和贵阳银行。
[金融业] [2017-01-16]
我们预计中国银行业2017 年总资产同比增长约12.5%。由于地方债务置换对资产回报率
带来下行压力,中国银行业净息差将继续同比收窄,然而收窄程度将显著低于2016年。预计2017 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约2.13%。我们预计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在经营收入中所占比例将上升至25.3%。减值损失预计仍将成为影响银行业2017 年净利润增速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预计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在2016、2017 和2018
年分别为2.5%、5.2%和7.5%。
[金融业] [2017-01-16]
动荡与分化。回顾2016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大幅低于预期,3 季度增速有所加快;而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全年美国核心通胀稳定在较高水平,欧元
区、日本通缩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和物价表现迥异导致发达国家2016 年货币政策的分化。美联储于12 月时隔1 年再度加息25BP,而2016 年的欧、日央行,则在货币宽松的道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