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71.明胶改性壳聚糖膜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4-06-15]
根据壳聚糖与明胶的相容性,制备了壳聚糖膜、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研究了增加明胶含量对膜的强度、拉伸位移、溶出率、吸水率的影响.采用FT-IR谱图和XRD谱图分析,研究了膜的微观结构,探讨了共混体系中壳聚糖与明胶的相容性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明胶含量在30%时,改性壳聚糖膜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在10%时,它的拉伸断裂伸长达到最大值;20%时,改性膜的吸水率达到最低;改性膜的溶出率则随着明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壳聚糖;明胶;膜;结构;性能
-
8172.蜡印冰纹特征分析及审美价值
[纺织业] [2014-06-15]
为更好地在现代蜡印及仿蜡印图案创作中表现出逼真的冰纹效果,对自然生成的蜡印冰纹形态、色彩特征及美学价值进行详细讨论和评价.分析影响蜡印冰纹形成的因素发现,冰纹线条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粗细和曲度的特征,2条或多条冰纹的交叉处会有加粗现象,不同的裂蜡方式可得到龟裂状、平行状、方格状等多种冰纹形态,冰纹与蜡印图案的形状、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此外,蜡层开裂大小以及裂缝形成的先后也会影响冰纹的染色深浅和色彩层次,在局部位置由于蜡层与面料贴合牢度减弱而导致晕染效果出现.从审美角度看,蜡印冰纹具有缺陷美、无序美和肌理美等美学特征.
关键词:蜡印;冰纹;形态特征;色彩特征;审美价值
-
8173.Cd2+-PVA/PA6金属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纺织业] [2014-06-15]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PVA/PA6复合纳米纤维,并将其与镉离子(Cd2+)溶液反应,制备Cd2+ -PVA/PA6金属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子吸收光谱( AAS)测定金属离子浓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PVA/PA6复合纳米纤维和Cd2+-PVA/PA6金属配合纳米纤维的相应吸收峰进行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A/PA6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金属离子配合性能和良好的形态稳定性.同时研究了金属离子吸附过程及动力学参数,得出吸附常数Kl=0.025 7 L/mmol、饱和离子配合量Qm=4.464 3 mmol/g、相关系数R2=0.997,该反应过程符合兰格缪尔吸附模型.
关键词:聚乙烯醇;聚己内酰胺;纳米纤维;金属配合;动力学
-
8174.织造对不同结构光纤织物侧发光性能的影响
[纺织业] [2014-06-15]
利用织造对光纤的损伤,制备结构简单、手感柔软的发光面料.通过探讨织造过程中光纤的损伤机制,比较不同组织结构光纤织物的侧发光强度.结果表明:织造对光纤的损伤主要发生在卷取过程中,光纤的侧发光主要是由于卷取轴的挤压和摩擦产生的破坏;不同组织织物的侧发光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平纹织物侧发光强度最小,纬缎织物最大;随着缎纹组织循环的增大,侧发光强度有增大趋势,但当增大到16枚纬缎时,与卷轴接触的光纤增加不明显,对发光的影响较小,这时光纤的弯曲起主导作用,因此从发光效果来看,16枚纬缎是较佳的选择.
关键词:织造;光纤织物;组织结构;侧发光强度;weaving;optical fiber fabric;weave structure;side-glowing intensity
-
8175.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吸附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C.I.酸性蓝113和C.I.酸性蓝168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比较了Langmuir和Langmuir+Nernst 2个染色热力学方程对实验点的模拟结果,探讨了染色温度对Langmuir+ Nernst吸附常数的影响,分析了2只染料对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吸附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Langmuir+ Nernst吸附模型比Langmuir模型更适合于描述酸性蓝113和酸性蓝168在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上的吸附,染料在双蛋白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高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酸性蓝113与纤维离子键结合程度高于酸性蓝168.
关键词:大豆蛋白;酪素蛋白;再生蛋白质纤维;吸附;染色;酸性染料;soybean protein;casein;regenerated protein fiber;absorption;dyeing;acid dyes
-
8176.金属酞菁配合物在催化双氧水漂白棉型织物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6-15]
为提高织物的漂白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将金属酞菁配合物作为氧漂催化剂应用于双氧水低温漂白工艺.合成了金属酞菁配合物CoPcR,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确定产物的结构.将仿生酶化合物金属酞菁配合物应用于纺织品漂白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CoPcR对温堆氧漂的催化作用.确定优化工艺为:渗透剂JFC 2 g/L、稳定剂MA-AA 0.20 g/L、H2O2(30%)30 g/L、催化剂CoPcR浓度15μmol/L,pH值9.5,温堆温度80℃,温堆时间60 min.在达到良好漂白效果的前提下,该工艺降低了漂白温度及pH值,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双氧水;低温;漂白
-
8177.高纯度松木纤维素提取工艺研究
[纺织业] [2014-06-15]
以松木屑为原料,提取了高纯度的松木纤维素.采用2次碱化、1次酸化的方法,研究了碱化和酸化过程中各因素对松木纤维素纯度的影响,对提取的高纯度松木纤维素进行硝酸乙醇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测试,并用FT-IR和XRD进行分析.得到松木纤维素提取最佳工艺:首先碱处理NaOH质量分数为6%,温度为100℃(反应固液比为1g∶ 15 mL,处理时间为120 min);然后碱处理NaOH质量分数为12%,固液比为1 g∶40 mL,固定处理温度为100℃处理180 min;最后硝酸、醋酸体积比为1∶3的混酸回流处理(固定反应固液比为1 g∶25 mL,处理时间为30 min).得到硝酸乙醇纤维素含量和α-纤维素含量分别高达95%、87%以上的松木纤维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松木屑废料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为纤维素来源又增添一新途径.
关键词:松木屑;纤维素;提取;碱性化;pine sawdust;cellulose;extraction;alkalization
-
8178.亚麻纤维的改性及染色性能的研究
[纺织业] [2014-06-15]
以亚硫酸氢钠溶液对经高碘酸钠氧化处理的亚麻纤维进行磺化改性,并采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考查了氧化条件对织物醛基含量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分析了亚硫酸氢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磺化效果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对氧化亚麻织物与磺化亚麻纤维进行表征.通过对磺化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不但确定了亚麻织物氧化和磺化的最佳工艺,而且用阳离子染料对磺化亚麻织物进行染色,上染百分率较高、染色牢度良好、匀染性和染透性好.
关键词:亚麻纤维;改性;染色性能;阳离子染料
-
8179.甲基丙烯酰胺接枝棉织物纳米银抗菌整理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棉织物甲基丙烯酰胺接枝、银离子浸渍吸附和汽蒸还原的整理工艺,制备纳米银抗菌整理织物.研究整理工艺因素对硝酸银利用率、整理织物纳米银含量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考察其耐洗性.结果表明:接枝可提高硝酸银利用率和织物纳米银含量;当硝酸银浓度为0.10 mmol/L时,整理织物纳米银含量已达102.9 mg/kg,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均已达99.9%,50次洗涤后,银含量保留率为83.19%,2种菌种的抑菌率仍超过97%.经该工艺整理的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及耐洗涤性能,工艺过程中银离子吸附和还原分浴处理,可为银离子浸渍液重复利用创造条件,节约银离子.
关键词:棉织物;纳米银;接枝整理;抗菌
-
8180.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纺织品中7种尼泊金酯类防腐剂测定
[纺织业] [2014-06-15]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 U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一种能在7 min内快速分离和测定纺织品中7种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的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浓缩,甲醇-水(体积比为1∶1)溶解,采用Acquity UPLC(R)BEH C18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检出限(LOD)为4~12 μg/kg;在0.1~1.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添加量分别为0.5、1.0、3.0 mg/kg时,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6.09±4.92)%~(106.65±4.90)%,相对标准偏差为4.60%~14.88%.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尼泊金酯;纺织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