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8 篇 当前为第 813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8121.纺织印染助剂中的甲醛隐患及其替代研究进展(二)

    [纺织业] [2014-06-15]

    2.4螯合剂和氧漂稳定剂中的甲醛染整加工产品的疵病约50%是因水质不好而造成的.水中的钙土金属和重金属离子,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造成疵病.因此,前处理的退浆、煮练、漂白、染色、印花和后整理时,都需在水中加入整合剂.螫合剂能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的配位体化合物,从而将水质中有害的金属离子去除.无机螯合剂如三聚磷酸等多聚磷酸盐,在软化硬水时有较好作用,但对于铁、锰等重金属离子则螯合能力较差.有机螯合剂发展迅速,有氨基羧酸类、有机膦酸类、羟基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002年5月15日,欧盟出台2002/371/EC法规,规定对水生物有害的排放物中要求包括APEO、EDTA、DTPA等7种化学品零排放,因为这些物质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只是物理作用,EDTA、DTPA及其金属螯合物保持原来分子结构.EDTA为低毒物质,LD50为2 600 mg/kg,其金属络合物毒性更大.EDTA的生物降解率较低,金属螯合物更是不易自然降解.
    关键词:印染助剂;甲醛;合成鞣剂;黏合剂;颜料预分散体
  • 8122.交联淀粉微球对对硝基甲苯的吸附行为研究

    [纺织业] [2014-06-15]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通过反相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对硝基甲苯(PNT)的吸附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CSM及其吸附产物进行表征,并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特性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CSM对PNT吸附100 min后达到平衡,且吸附行为同时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在不同温度下,CSM吸附PNT的吸附自由能变(△G)、吸附焓变(△H)、吸附熵变(△印均为负值,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PNT.
    关键词:交联淀粉微球;对硝基甲苯;动力学;热力学;吸附机理
  • 8123.活塞流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

    [纺织业] [2014-06-15]

    现有的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A2O)工艺流程长,处理的水质很不稳定.采用活塞流反应器(PFR)替代传统的好氧生化反应槽,采用无厌氧与兼氧消化前处理过程的好氧+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8 h,该工序对印染废水中的CODcr、BOD5、SS、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7.5%、92.9%、53.0%和80.0%;絮凝处理阶段CODcr平均去除率为17.2%,SS平均去除率为58.5%.处理后的水质稳定,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印染废水;加工;活塞流;好氧生物反应器
  • 8124.基于纤维纵向显微图像的棉/亚麻单纤维识别

    [纺织业] [2014-06-15]

    针对棉/亚麻混纺织物,基于其单纤维纵向显微图像(纤维切段的长度约为0.5 mm),研究了纤维的自动识别方法.检测纤维时,先对纤维图像进行去背景处理,而后运用形态学闭运算和背景区域生长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纤维的目标区域,对图片中出现的玻璃划痕、干扰杂物等进行了较好的滤除.由纤维骨架垂直方向上的区域图、二值图和细化图得到它们的垂直积分投影序列,并提取这3条序列各自的变异系数CV值和平均值共计6个参数.将这6个参数作为棉/亚麻纤维的特征参数,训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测试集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分类器对棉/亚麻短纤维的识别正确率平均为93.3%.
    关键词:棉纤维;亚麻纤维;纵向切段;混纺比;检测;图像识别;特征提取;支持向量机
  • 8125.抗电磁辐射精纺毛织面料的开发及其影响因素

    [纺织业] [2014-06-15]

    通过2种加工方式开发出抗电磁辐射精纺面料,一种是镀银长丝与羊毛单纱并捻合股织造成并捻织物,另一种是镀银长丝直接用作经纬纱与毛纱交织成交织物.测试织物的屏蔽效能可知,在2 250 ~2 650 MHz波段内并捻织物电磁屏蔽效能优于交织物,最高可达85 dB,具有较好的抗电磁辐射效果.另外,经纬密度的变化对织物电磁屏蔽能力也有一定影响,2种织物紧度在76%左右、交织物中羊毛与长丝比例为1∶2时电磁屏蔽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对开发高性能抗电磁辐射精纺面料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电磁辐射;屏蔽效能;镀银长丝;精纺面料
  • 8126.十八烷基/氨基改性阳离子硅乳的合成及应用

    [纺织业] [2014-06-15]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D-103)和十八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D-118)为单体,采用阳离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反应性有机硅乳液.通过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对乳液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并配合交联剂、催化剂用于人造涤纶丝的后整理.结果表明:乳液的离心、贮存、弱酸碱及电解质稳定性良好,乳胶粒大小均匀、形状规则,平均粒径为188.2 nm,Zeta电位为+35.61 mV;整理后的涤纶丝获得了滑爽、柔软的手感,同时具备优良的蓬松、回弹性能.
    关键词:聚硅氧烷;阳离子乳液聚合;十八烷基/氨基硅乳;涤纶纤维
  • 8127.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表面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预聚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多元醇分散体,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层,并将其应用于纯棉织物表面以研究涂层对棉织物耐水性能的影响,对涂层织物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接触角和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织物表面纤维束都被涂层黏附在一起,表面具有很好的疏水性,对水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30°,而且织物吸水率降至9%;另外经过处理的织物还具有很好的耐水洗性,在反复经过水洗12次后,其接触角仍能达到90°以上,吸水率比处理前也要小得多.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双组分;纯棉织物;疏水性;吸水率
  • 8128.簇绒提花地毯纱线束动态张力分析

    [纺织业] [2014-06-15]

    为控制纱线张力波动,提高毯面质量,研究了提花罗拉控制下纱线张力波动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为此,假设地毯纱线束为线性弹性,且截面为圆形,在离合器吸合和释放瞬间,以作用在提花罗拉上的阻力矩为输入,纱线的动态张力为输出,对提花罗拉与牵引罗拉间纱线束的动态张力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动量矩定理和纱线束质量守恒定律,建立提花罗拉作用下纱线束动态张力模型.假设输入为阶跃信号,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求出纱线张力波动的幅度、频率及阻尼比,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阻力矩对纱线束张力波动有很重要的影响,为降低纱线张力的波动,有必要对提花罗拉的结构、离合器摩擦片进行精密设计.同时,分析了纱线束长度对张力波动固有频率和系统阻尼系数的影响.
    关键词:提花罗拉;纱线束;动态张力;动量矩定理
  • 8129.天然绿色茧的煮茧工艺

    [纺织业] [2014-06-15]

    为获取天然绿色蚕茧色彩特性与煮茧工艺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煮茧后绿色蚕茧色素流失量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及绿色蚕茧的品种进行研究,探讨煮茧工艺对绿色蚕茧的丝胶溶失率与色彩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煮茧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煮茧后绿茧丝胶溶失率和色差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品种;随着煮茧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绿茧的丝胶溶失率和色差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浅色绿茧相对深色绿茧应该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使得煮后的茧子既具有适当丝胶溶失率,又最大化地保留了其天然色彩.
    关键词:天然绿色茧;煮茧;色差;丝胶溶失率;色彩;natural green cocoon;cocoon cooking;color difference;degumming rate;color
  • 8130.花样激光自动裁剪系统的DSP控制

    [纺织业] [2014-06-15]

    为实现服装面料优质高效裁剪,引入激光裁剪技术,采用具有丰富外设资源的DSP处理器TMS320F2812,运用正切运动插补算法,研发激光自动裁剪控制系统.依据激光裁剪原理和自动裁剪系统的总体设计,完成结构设计和硬件设计,同时配合软件设计,应用SD卡存储及FAT32文件管理程序,实现轨迹控制文件的传输.结果表明:激光自动裁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裁剪效果.克服了传统机械裁剪刀具切削引起的震动,不但提高了面料或花样裁剪的质量,而且也提高了裁剪效能.
    关键词:DSP处理器;正切运动插补算法;激光裁剪;轨迹控制
首页  上一页  ...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