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1 篇 当前为第 820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8191.Y形纤维截面特征参数的自动测量及分析系统

    [纺织业] [2014-06-15]

    传统的异形纤维异形度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今异形纤维生产的需要,为此运用VB研发了Y形纤维截面特征参数的自动测量及分析系统.系统通过一点法、手动修补、三点法等边缘检测方法获取纤维的截面,自动提取其面积、周长、外接圆、内切圆等特征参数,完成纤维各异形度指标的计算.并将异形度的检测结果与其相匹配的浆液水分、浆液温度、浆液预热温度等工艺参数输出为Excel报表形式,实现Y形纤维纺丝工艺与纤维异形度指标的相关性等工艺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实用性较好,对于纤维异形度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测试效率,系统提供的工艺自动分析功能有利于优化Y形纤维的制造工艺.
    关键词:纤维截面;异形度;特征参数;异形纤维
  • 8192.溶剂诱导染料超分子聚集体的形成机制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溶剂诱导的方法,将罗丹明B染料分散于乙醇与四氢呋喃溶剂中,通过调节双组分溶剂的比例,研究染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聚集形态及微观形貌.借助可见光区吸收光谱,检测到染料在不同比例的溶剂中可形成不同排列形式的聚集体.当乙醇过量时,倾向形成头-尾排列的J聚集体,当四氢呋喃过量时,倾向形成平行排列的H聚集体.透射电镜( TEM)观察结果显示,随双组分溶剂体积比例的变化,染料分子可自聚集形成规则的纳米棒或纳米球.同时从溶剂-溶质相互作用入手,分析不同驱动力诱导作用下不同形态的染料超分子结构聚集体的形成机制,并利用荧光光谱分析具有不同形态及微观形貌的罗丹明B染料聚集体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罗丹明B;聚集体;形貌;超分子;双组分溶剂
  • 8193.嵌段改性硅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纺织业] [2014-06-15]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简称D4)、四甲基二氢二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制得端基含氢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氨化法将烯丙基环氧聚醚、端氨基聚醚引入分子链中制得高固含量多元嵌段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将目标产物经冰醋酸和水稀释后可得到稳定的整理剂乳液,将其整理到粘胶纤维织物上,测试了柔软度、白度、摩擦系数,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纤维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整理剂用量为30 g/L时,纤维表面如同镀了一层光亮的薄膜,保留了粘胶纤维特有的沟槽形态,对粘胶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影响较小,粘胶纤维织物的柔软度、白度、耐摩擦效果较好.
    关键词:高浓柔软剂;嵌段共聚;粘胶纤维
  • 8194.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制备及表征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五氧化二磷法合成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探讨了原料配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条件对合成磷酸酯耐碱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酯中单、双酯比例是耐碱渗透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单、双酯比例越大,磷酸酯的耐碱渗透性能越好,同时通过试验得出了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最优合成工艺为:n(AEO)∶n(P2O5) =3∶1,酯化温度90℃,酯化时间4h,水解前一次性加水,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3h,此工艺下合成磷酸酯的耐碱渗透性能最优.试验还采用FT-IR、HPLC对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进行了测试与表征,探讨了醚的酯化机制.
    关键词: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耐碱渗透性;五氧化二磷;FT-IR;HPLC
  • 8195.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抗菌型多功能粉体添加到高聚物熔体后纺丝成纤,可使纤维同时具有高效抗菌、远红外发射和负氧离子发射功能.为此,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能谱测试、X射线衍射、热分析及红外光谱测试,对添加抗菌型多功能粉体聚酰胺纤维的结构及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菌型多功能粉体的加入对聚酰胺纤维的结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纤维的功能性测试结果显示:添加抗菌型多功能粉体纤维的抗菌性能非常优越,同时远红外发射和负氧离子发射功能也较好;抗菌型多功能粉体添加量为2.0%时,聚酰胺纤维具备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
    关键词:聚酰胺纤维;多功能;抗菌;远红外;负氧离子
  • 8196.硅油改性醋丙乳液在涂料染色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乙烯基硅油和少量的可聚合乳化剂,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硅油改性无皂醋丙乳液,并用红外光谱及激光粒度仪对产物进行表征.将硅油改性的醋丙乳液作为黏合剂,应用于棉织物涂料染色,优化的工艺为:硅油改性醋丙乳液5%、涂料0.5%、外加交联剂0.5%;80℃预烘3 min,150℃焙烘3 min.结果表明,以硅油改性无皂醋丙乳液为黏合剂的涂料染色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耐皂洗牢度与传统黏合剂的相当,且手感较柔软.
    关键词: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无皂;黏合剂;涂料染色;棉织物
  • 8197.聚乙烯蜡超细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4-06-15]

    以聚乙烯蜡6 100为原料,采用直接高温高压法制备聚乙烯蜡微乳液;系统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pH、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聚乙烯蜡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采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和激光动态光散射仪(DLS)等研究了乳液微粒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适宜的乳化工艺条件:复合乳化剂的HLB为14.8,复合乳化剂用量为6.4%,乳化时间为40min,乳化温度为130℃,搅拌速度为60 r/min,pH=8.在该条件下可制得固含量高达40%、平均粒径为50 nm、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聚乙烯蜡超细微乳液,该乳液可以赋予织物柔软丰满的手感,减少织物表面摩擦阻力,显著改善织物的可缝纫性等.
    关键词:聚乙烯蜡;微乳液;乳化;乳化剂
  • 8198.影响腈纶膨体毛条缩率的因素

    [纺织业] [2014-06-15]

    为持续满足市场新产品研发的要求,采用拉断法直接制条生产工艺,对影响腈纶膨体毛条缩率的因素进行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中醋酸乙烯酯(VA)含量、长丝断裂伸长率是影响膨体毛条缩率的主要因素;调整毛条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可以减小缩率的波动,对膨体毛条缩率值的影响约为1%.通过优化长丝生产及其后加工的工艺参数,使膨体毛条缩率稳定,膨化效果最佳.
    关键词:腈纶长丝;断裂伸长率;腈纶膨体毛条;拉断法;缩率
  • 8199.涤锦织物异色染色实践

    [纺织业] [2014-06-15]

    涤锦织物染异色,存在染色温度不一致和锦纶沾色两大技术难点.通过实例分析,解决的措施是,选用低温型分散染料和适量涤纶导染剂,降低染色温度;涤纶分散染料染色后,对锦纶剥色后再套染.文中还提出了涤锦织物染异色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混纺交织物;染色;差异染色;沾色;剥色;二氧化硫脲;涤锦织物
  • 8200.丝素蛋白/碳酸钙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为了研制一种力学性能和内部结构都符合人工骨要求的复合材料,本文以丝素蛋白和自制碳酸钙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横截面呈蜂窝状形态结构,孔径在20~ 300 μm之间,孔之间有微孔起着相互连通的作用;孔隙率在43% ~ 76%之间.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弹性模量在23~1 802 MPa之间,压缩强度在8~41 MPa之间.FT-IR谱图显示,样品中出现了峰的偏移、削弱和消失,可知二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复合.DSC测试表明,碳酸钙的加入促进了丝素蛋白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构象的转变,结晶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人工骨;复合材料;冷冻干燥;丝素蛋白;碳酸钙
首页  上一页  ...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