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11.徐冷温度对聚苯硫醚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纺织业] [2014-06-15]
聚苯硫醚(PPS)脆性较强影响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在纺丝设备上增设徐冷装置拟旨改变聚集态结构以提高PPS纤维的韧性,研究了徐冷温度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徐冷温度对PPS纤维的结晶度有较大影响,其中,随着徐冷温度的升高,PPS初生纤维(UDY)结晶度减小,减小幅度为29.8%,而PPS牵伸丝(DT)结晶度随之增加,增幅为12.0%;UDY取向度随着徐冷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降幅为7.8%,DT丝的取向度随着徐冷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大增幅达15.3%,达到175℃时,又呈下降的趋势;随着徐冷温度的升高,PPS DT丝的断裂强度逐渐增大,最大增幅达到9.9%,达到175 ℃后开始降低,断裂伸长率变化趋势与断裂强度相反,最大降幅达到31.2%;随着徐冷温度的升高,PPS纤维的干热收缩率逐渐降低,最大降幅达46.6%,在温度超过175℃时,呈上升趋势,初始模量随着徐冷温度的逐渐增大,最大增幅为12.7%.
关键词:聚苯硫醚纤维;徐冷温度;结构;性能;PPS fiber;slow cooling temperature;structure;performance
-
8112.竹纤维毛巾柔软整理工艺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柔软剂DT-4800C对竹纤维毛巾进行柔软整理.工艺条件为:柔软剂DT-4800C质量分数1%,醋酸0.5%,浴比1∶8,40℃浸渍20 min.整理后的竹纤维毛巾具有晶莹亮丽的色彩和柔弹活络的手感,且毛巾亲水性和色牢度都俱佳.
关键词:柔软整理;毛圈织物;竹纤维
-
8113.APs气相色谱测定中固相萃取剂的优选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防水服中烷基酚(APs)类物质,通过比较C18柱、MAX柱、WAX柱和Abselut NEXUS柱四种固相萃取剂的洗脱剂种类、洗脱剂用量、洗脱速率和吸附容量,其结果表明,以Abselut NEXUS柱作为萃取剂,在3 mL甲醇作为洗脱剂,洗脱速率为3 mL/min的条件下,对防水服的水样进行固相萃取,然后用GC进行检测,在0.1~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对辛基酚(OP)和壬基酚(NP)检出限分别是0.013 mg/L和0.014 m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45%和94.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能够适用于市售防水服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测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辛基酚;壬基酚;testing;solid-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octylphenol;nonylphenol
-
8114.衣下空间体积与服装面料性能的关联性
[纺织业] [2014-06-15]
为掌握衣下空间体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在标准体型人台上依次穿着面料不同、款式相同的服装,运用[TC]2 NX-16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技术采集点云数据,经过计算机图形处理和对比,立体再现衣下空间的存在,得到衣下空间的整体立体体积,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衣下空间的主要面料性能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共同作用于衣下空间体积的表达式.衣下空间与服装面料的性能有紧密关联性.衣下空间的大小与经向密度、悬垂度测试中的波峰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悬垂度测试中的波峰夹角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该结论对服装的设计制作,尤其是功能防护服装的面料设计,可以起到先期预测并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衣下空间;三维扫描;立体模型;面料性能
-
8115.二价铜离子对分散红3B染色性能的影响
[纺织业] [2014-06-15]
探讨了二价铜离子对分散红3B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二价铜离子存在时助剂TA(三聚氰胺)和CD(β-环糊精)对分散红3B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离子对分散红3B染料吸光度和染色K/S值的影响很大,K/S值的下降与铜离子浓度有关,容易引起色光向短波长偏移且得色变浅.而助剂TA和CD会使分散红3B的吸光度和K/S值下降,但是有利于染色织物色相的稳定性.
关键词:分散红3B;染色性能;铜离子;三聚氰胺;β-环糊精
-
8116.环糊精作用下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纺织业] [2014-06-15]
在β-环糊精(β-CD)的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为含氟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通过FTIR、TEM、XPS、PSD、CA等手段分别对共聚乳液的结构与组成、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β-CD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FHMA有效参与了共聚反应,所得含氟乳液具有核壳结构,单分散性良好,微球粒径处于纳米级,且粒径随着β-CD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粒度分布随β-CD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单体转化率随着β-CD用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另外,经含氟共聚乳液处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接触角可达139°.
关键词:β-环糊精;含氟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核-壳结构;表征
-
8117.新型土工布胀破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
[纺织业] [2014-06-15]
为减小土工布胀破时膜片变形造成的测试误差,提出一种基于膜片补偿的土工布胀破性能测试方案.给出了系统测试原理、软件系统总的流程图及硬件测试系统框图.系统使用运动控制卡控制电动机驱动部分,由传感器采集得到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输入计算机处理,对得到的数据采用数字滤波,实现了测试过程数据和图表的实时显示.依据试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系统减小了由于土工布胀破时膜片变形造成的测试误差.
关键词:土工布;胀破性能;膜片补偿;运动控制卡;数据采集卡
-
8118.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超声波洗涤羽毛纤维工艺条件优化
[纺织业] [2014-06-15]
通过洗涤降低羽毛纤维上含菌量是其前处理的重要任务.以洗涤时间、洗涤温度、浴比和酸性蛋白酶用量为自变量,洗净羽毛纤维上嗜温性需氧菌含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羽毛纤维的洗涤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含菌量的影响,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超声波洗涤羽毛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浓度5 mL/L、pH值4.0~6.0、洗涤时间20 min、洗涤温度60℃、浴比1∶40、酸性蛋白酶用量3%(o.w.f).按此最优工艺条件洗涤后,羽毛纤维上嗜温性需氧菌的含量为3.73×103 cfu/g.
关键词:羽毛纤维;超声波;洗涤;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嗜温性需氧菌
-
8119.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相关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为开发新一代的抑菌生物医用材料,采用壳聚糖、粘胶纤维混合制备新型水刺非织造布.对不同面密度、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柔软性、吸水性、透气透湿性和抑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生物医用性能,其断裂强力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柔软性、吸水透气性却呈下降趋势;壳聚糖纤维含量较多的水刺非织造布柔软性好,吸水透气佳,抑菌效果显著,但强力却有所下降.
关键词: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配比;性能;生物医用;chitosan;viscose;spun-laced nonwoven fabric;proportion;performance;biomedical
-
8120.长丝变形纱成纱熵变对毛羽的影响
[纺织业] [2014-06-15]
长丝变形纱在变形加工过程中,其成纱熵变是增加的,成纱熵变是状态函数,与变形纱紊乱度的对数成正比,因此成纱熵变对变形纱的表面状态及毛羽特征有显著影响.为查明熵变现象与变形纱表面结构的关系,对5种单一空气变形纱和5种异收缩空气多重变形纱进行试纺及必要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成纱熵变和紊乱度不断增加,变形纱线的毛羽指数和毛羽值均呈直线上升;在空气变形基础上进一步异收缩多重变形加工,可使变形纱成纱熵变和紊乱度值继续增加,并且改变其毛羽长度-数量曲线的形态,短毛羽(1.0 mm以下)的毛羽指数减小,长毛羽(1.0 mm以上)的毛羽指数增加.
关键词:熵;变形纱;成纱熵变;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