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8 篇 当前为第 817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8161.牛奶蛋白接枝改性对兔毛纤维性能的影响

    [纺织业] [2014-06-15]

    为提高兔毛纤维的表面摩擦因数和拉伸强度,分别以H2SO4和H2O2为处理剂对兔毛纤维进行预处理,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SFEGE)为交联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牛奶蛋白质对兔毛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处理.分析研究了接枝改性前后兔毛纤维的表面形貌、摩擦因数、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经过H2SO4预处理后,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1.5%时纤维表面接枝效果最佳,摩擦因数提高40.97%,强度提高4.96%;经过H2O2预处理后的兔毛纤维,其接枝交联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在蛋白质为10%,交联剂为1.5%的条件下,其摩擦因数增大32.33%,但是整体而言其强度下降较大,纤维损伤相对严重.
    关键词:兔毛纤维;接枝改性;表面形貌;摩擦因数;力学性能
  • 8162.高温高压染色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纺织业] [2014-06-15]

    为改进高温高压染色机控制系统水、电资源浪费较大等问题,将原有人工操作控制方式进行改造,采用PLC与变频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对原有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设计.系统通过PLC控制改造,解决了手/自动转换、动态响应速度慢、控制精确度不高及工艺流程操作繁琐等问题.系统通过变频改造后,水泵转速可根据机缸温度进行自动调整,实现布匹的匀速运动.实验数据证明系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高温高压染色机;PLC;变频器;控制方式;节能
  • 8163.传统吉祥图案在多梳拉舍尔窄条花边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6-15]

    结合多梳拉舍尔窄条花边大量的实物分析与设计实践,以及对传统吉祥图案造型特点和风格类型的深入分析,针对如何在窄条花边设计中应用传统吉祥图案提出了独特的思维方法.从造型方法和构图形式对传统吉祥图案的二次设计进行研究,总结出图案造型方法有透叠造型、几何造型、制约造型、共用造型和组合造型,构图形式有平视体和立视体,并系统研究了通过压纱、衬纬、贾卡等组织体现花边层次的方法,为窄条花边设计提供了新的图案题材和设计理念.
    关键词:吉祥图案;多梳;窄条;花边;auspicious patterns;multi-bar;narrow;lace
  • 8164.基于网格的织物图像拼接技术

    [纺织业] [2014-06-15]

    为解决织物检测系统中双目相机采集图像中间区域互相重叠的问题,提出了用于织物图像的拼接方法.首先研究在图像配准过程中绝对差、差值平方和,以及归一化相关系数对配准时间和精度的影响.其次研究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和多分辨率小波融合方法对消除拼接接缝的效果.最后通过对时间复杂度、匹配度和融合效果的分析,得出适合织物图像的拼接方法.研究发现,采用基于灰度空间上的网格特征匹配和应用加权平均方法进行重叠区域的图像融合可以很好地完成织物图像的拼接.
    关键词:织物图像;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图像拼接
  • 8165.分子内阻燃PET纤维的结构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以反应性无卤阻燃剂CEPPA为第3单体,通过共聚改性制备了分子内阻燃PET树脂,并经熔融纺丝纺制阻燃PET纤维.利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了阻燃PET树脂中的磷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CEPPA聚合到PET分子链中.对阻燃PET纤维的结晶性能、染色行为、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PET纤维的结晶度随着磷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使得纤维染色性能提高.阻燃PET纤维采用分散染料在常压沸染条件下上染率可达90%.此外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LOI)约为35%,并且抗熔滴性能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阻燃;PET纤维;染色性能;共聚反应
  • 8166.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Lanaset染料染色羊绒中铬残留量

    [纺织业] [2014-06-15]

    为测定Lanaset染料对羊绒染色后铬的残留量,采用微波消解进行前处理,以HNO3/H2O2(体积比为5∶2)作为消解试剂,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法,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测定羊绒中痕量铬的方法.设定样品消化液灰化温度为1100℃,实验原子化温度为2 300℃.结果显示,铬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22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6%~6.3%,回收率为96.0% ~102.3%.对15份实验样品进行检测,铬含量在0.126 ~0.289 mg/kg范围,明显低于生态纺织品标准限量要求.
    关键词:羊绒;铬;染色;染料
  • 8167.介孔硅载银抗菌剂的结构及其抗菌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利用介孔氧化硅SBA-15的特殊孔道结构,采用在介孔载体制备过程中掺入银的方法,一步合成介孔硅载银抗菌剂Ag/SBA-15.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能谱(EDS)、原子吸收光谱(AAS)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方法对Ag/SBA-15的结构进行研究;测试了Ag/SBA-1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菌剂具有规则有序的介孔孔道结构且银在介孔孔道内分布均匀,其载银量可达14.8%,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Ag/SBA-1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40 μg/mL,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关键词:介孔;银;抗菌剂;抗菌性能
  • 8168.羟基磷灰石/聚丙烯腈光接枝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纺织业] [2014-06-15]

    为改善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与聚丙烯腈间的界面结合性,采用丙烯酸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且经紫外光引发含有不饱和双键的改性羟基磷灰石接枝到聚丙烯腈上复合成膜,并与共混复合膜进行对比.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对改性羟基磷灰石和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丙烯腈复合膜进行表征.分析复合膜的强力和吸附性能.改性羟基磷灰石在1 631 cm-1处出现的-C=O振动峰表明羟基磷灰石与丙烯酸发生了酯化反应并实现表面改性.改性羟基磷灰石呈纳米级均匀地包埋于聚丙烯腈基质中.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丙烯腈光接枝复合膜的强力大于共混复合膜,吸附量略小于共混复合膜.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聚丙烯腈;表面改性;紫外光接枝;复合材料
  • 8169.纺织品防霉检测技术

    [纺织业] [2014-06-15]

    介绍并比较国内外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国家标准GB/T 24346-2009,AATCC30-2004,EN 14119-2003和JIS Z 2911:2000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不同菌种、培养时间、接种量等对测试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纺织品;染整;检验;抗微生物性
  • 8170.聚丙烯腈纤维原液着色用纳米炭黑的制备及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纳米炭黑是聚丙烯腈纤维原液着色的关键材料之一,以改性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SUA020)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波处理制备了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分散介质的纳米炭黑,探讨了纳米炭黑对聚丙烯腈纤维原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黑质量分数为10%,SUA020对炭黑质量分数为20%,在超声波处理功率为600 W条件下分散20 min,所制备纳米炭黑的粒径为108.7 nm.纳米炭黑在聚丙烯腈纤维原液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当纳米炭黑对纤维干重为9.0%时,所制备原液着色聚丙烯腈浆膜的K/S值达到最高.
    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原液着色;纳米炭黑;二甲基甲酰胺;polyacrylonitrile;dope dyeing;nanoscale carbon black;dimethylformamide
首页  上一页  ...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