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222 篇 当前为第 197 页 共 223

所属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961.甲基丁基次膦酸铝/环氧树脂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甲基丁基次膦酸铝[ Al(MBP)]作为环氧树脂(EP)的阻燃剂,着重研究了[Al(MBP) /E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机械性能、热分解性能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表明,Al(MBP)是EP的高效阻燃剂,15%用量就可以使Al(MBP) /E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值(LOI)达到29.6%,垂直燃烧通过UL94 V-0级标准.Al(MBP)能够明显抑制EP的分解,降低EP的分解速率,提高其成炭能力.此外,Al(MBP)与EP的相容性较好,对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明显提高,15%和20%的Al(MBP) /EP复合材料的Tg分别为161.2和172.5℃,远高于纯EP( 150.6℃).
    关键词:二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环氧树脂
  • 1962.低散发耐刮擦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种低散发耐刮擦汽车内饰用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对PP复合材料耐刮擦性能和气味散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时,PP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耐刮擦性能和低气味散发特性,且其力学性能不受影响.该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各种汽车内饰件.
    关键词:低散发;耐刮擦;聚丙烯
  • 1963.基于氧化石墨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溶液共混-絮凝-熔融压片的方法制备聚乳酸( PLA)/氧化石墨(GO)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纯的聚乳酸断面光滑、平整;PLA/GO复合材料断面粗糙,GO层被PLA基体包覆,分散性较好,没有聚集现象;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TGA)分析表明:GO能较大提高PLA的热稳定性,与纯的PLA相比,在加入1%(质量分数)GO时,降解温度增加20℃,降解最快温度增加10℃;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当GO质量分数小于1%时,PLA/GO复合材料可以在保持断裂伸长率的同时增加拉伸强度.
    关键词:氧化石墨;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1964.共混工艺对PP/EVA/nano-CaCO3三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两种共混工艺分别制备出以分散和包覆结构为主的PP/EVA/nano-CaCO3三元复合材料FCa3和BCa3,通过对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和热性能的表征,以及对微观形貌和冲击断面的观察分析,讨论了共混工艺对三元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Ca3的屈服强度,杨氏模量,维卡软化温度均高于FCa3,而FCa3的屈服应变,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却大于BCa3,揭示出EVA-nano-CaCO3包覆结构比分散结构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纳米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共混工艺;力学性能
  • 1965.微胶囊发泡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注射发泡成型工艺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热塑性弹性体(TPEE)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发泡温度以及注射压力对TPEE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测试和观察了TPEE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并测试了TPEE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结果表明:TPEE发泡材料的材料性能与发泡剂用量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一定的发泡温度可以影响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注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泡剂的发泡倍率,对发泡材料的性能以及外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发泡剂用量为4.5份、注射温度185℃、合模时间200 s、注射压力40 MPa、注射速度30 g/s的条件下,能够得到综合性能比较理想的发泡材料.
    关键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注射成型;微胶囊发泡剂
  • 1966.聚氯乙烯(PVC)电缆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研究了纳米三氧化二锑、普通微米级三氧化二锑及纳米三氧化二锑/硼酸锌复配阻燃剂对PVC电缆料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三氧化二锑对PVC氧指数的贡献大于微米级三氧化二锑,当氧指数为35%时,纳米三氧化二锑的添加量比微米级三氧化二锑减少20%;将纳米三氧化二锑与硼酸锌复合后材料的氧指数降低,但生烟量与成本降低;随着复配阻燃剂中硼酸锌比例的增加,PVC电缆料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降低均不明显.
    关键词:纳米三氧化二锑;微米级三氧化二锑;硼酸锌;极限氧指数
  • 1967.环氧树脂改性MC尼龙/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研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利用E-51环氧树脂(EP)改性MC尼龙,并以碳纤维(CF)粉为增强剂、二硫化钼(MoS2)为润滑剂、炭黑为增容剂,制备了MC尼龙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EP,CF粉及MoS2的用量对MC尼龙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MC尼龙复合材料与钢及铝合金摩擦时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MC尼龙用量为100份、EP为1.5份、CF粉为13份、MoS2为6.5份、炭黑为3.5份时,MC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相对于钢,该MC尼龙复合材料与铝合金摩擦时的耐磨损性能较好.
    关键词:MC尼龙;环氧树脂;碳纤维;二硫化钼;力学性能;摩擦性能
  • 1968.功能化聚乙烯材料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阐述了对聚乙烯进行功能化改性的目的,对功能化改性聚乙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聚乙烯;功能化;研究现状
  • 1969.以可光交联胶束为模板的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侧链化学修饰的方法,合成丙烯酸(AA)、丙烯酸-2-肉桂酰氧基乙酯(CEA)与丙烯酸正丁酯(nBA)的两亲性共聚物PAA-b-(PnBA-co-PCEA).PAA-b-(PnBA-co-PCEA)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以PCEA与PnBA链段为核、PAA链段为壳的球形胶束;胶束核内的肉桂酰基由紫外光引发光交联反应,得到结构稳定的胶束;以其为模板,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银(Ag)/胶束复合纳米粒子;使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制得的Ag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Ag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结构,其与胶束壳层中的羧基发生了结合;Ag/胶束复合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为12 nm,分散性较好,可作为导电填料用于制备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两亲性共聚物;自组装;光交联;银纳米粒子
  • 1970.组合式芯棒在共挤复合管材机头中的设计应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介绍一种组合式芯棒在共挤双层复合塑料管材机头的模具设计应用;为了提高复合管材的密实度和物料的加工性能,对机头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芯棒处增设了阻流和缓冲槽装置.结果表明:机头设计合理,与普通挤出管材机头相比,物料具有塑化性能好,挤出稳定,管材密实强度高.
    关键词:组合式芯棒;双层管材;优化;机头
首页  上一页  ...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