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聚砜类分离膜材料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讨论了一些常用的聚砜类分离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从共混、共聚和表面接枝改性等方面对聚砜类膜材料的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聚砜类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膜材料;聚砜;改性
-
2002.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表面接枝改性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紫外光辐照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用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隔膜表面PAA的接枝情况,并考察了单体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此外,采取静态水接触角测试隔膜表面的亲水性,通过测试Gurley值来观察隔膜的透气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隔膜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研究了PAA接枝率对隔膜的表面亲水性、形貌、透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表面成功地接枝PAA;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得到目标接枝率,改性隔膜的亲水性明显提高,同时不会明显影响隔膜多孔结构,隔膜仍具有较高的透气度.
关键词:聚丙烯微孔膜;表面亲水性;紫外辐照;接枝聚合;微孔结构;透气度
-
2003.聚乳酸/三乙酸甘油酯的热力学和老化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三乙酸甘油酯(GTA)作为增塑剂改性非晶聚乳酸(PLA).研究了PLA/GTA的热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讨论了GTA用量对非晶PLA性能的影响.当GTA含量增加时,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加.当GTA质量分数为15%时,材料发生脆韧转变,且此时材料的性能较优.老化实验结果表明,在60℃老化7d后,材料发生了结晶,GTA和PLA的相容性变差,但未出现明显的相分离.热失重测试显示,PLA/GTA的降解温度高于GTA的降解温度.
关键词:聚乳酸;三乙酸甘油酯;增塑;老化
-
2004.手机面盖精密注塑模具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介绍了一款薄壁手机面盖注塑模具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模具采用定模斜顶进行内侧成型,动模则采用“斜导柱+滑块”进行外侧抽芯,采用二次脱模结构,设计了先进的模具排气系统和导向定位系统,该模具结构紧凑,刚性极佳,是一副长寿命的精密注塑模具.
关键词:手机面盖;精密注塑模具;定模斜顶;侧向抽芯;二次脱模;排气系统;导向定位系统
-
2005.连续玻纤增强硬质PUR泡沫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使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GF)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FFU)复合材料,研究了GF表面处理、GF直径和GF体积分数对其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表面经偶联剂处理能够提高FFU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FFU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随着GF直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加入连续GF大大提高了FFU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且其随着GF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连续玻璃纤维;弯曲性能;表面处理;纤维直径;体积分数
-
2006.水管接头注塑模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介绍了聚丙烯(PP)水管接头注塑模设计过程.水管接头上10°斜孔和接头需要采用脱模结构.采用一模两腔注塑模具,一组斜导柱抽芯,一组油缸抽芯,通过模具的四面抽芯和推管的辅助,解决了塑件脱模问题.对四面脱模抽芯设计和重要零件设计做了阐述.生产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水管接头注塑件质量稳定,受到用户好评.
关键词:水管接头;注塑模;滑块抽芯;推管;设计
-
2007.高光耐划伤ABS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ABS/苯乙烯-丙烯腈(SAN)三种合金,并分析了三组合金的光泽度、表面硬度及力学性能.结果发现,ABS/SAN体系具有最佳的表面光泽度和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表面耐划伤性和冲击韧性.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光亮润滑剂(TAF)、乙撑双硬脂酰胺(EBS)及硅酮粉三种润滑剂对ABS/SAN合金表面光泽度和硬度影响,发现添加TAF时具有最佳效果.
关键词:ABS;表面光泽度;耐划伤性;润滑剂;刚性
-
2008.微胶囊技术阻燃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综述了采用微胶囊技术包覆聚磷酸铵和红磷用于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其阻燃效果和阻燃机理等.指出应扩大微胶囊技术的应用范围,并还应积极开展微胶囊工艺、阻燃剂复配、提高力学性能、抑烟性能等研究,以提高环氧树脂的适用性.
关键词:微胶囊;环氧树脂;进展;阻燃
-
2009.聚烯烃类弹性体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将炭黑(CB)和碳纤维(CF)导电粒子加入到新型聚丙烯弹性体(Vistamaxx)与聚丙烯(PP)基体树脂中,共混制备导电复合材料.通过体积电阻率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加工流变性能测试,得到了体积电阻率最低为0.47 Ω·cm,拉伸强度为6.6 MPa,断裂伸长率为250%,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导电复合材料.
关键词:炭黑;碳纤维;石墨;新型聚丙烯弹性体;导电复合材料
-
2010.反相气相色谱用于PVC内部颗粒形态的研究及应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VC树脂中单体(VCM)脱吸速率,与双粒子扩散模型拟合,计算得到四个参数(X1、d1、X2、d2),并定义了吸附系数.结果表明,双粒子扩散模型能准确地描述悬浮PVC树脂的脱吸过程,吸附系数可以表征树脂脱吸VCM的难易程度,聚集体质量分数可以表征树脂的塑化性能;颗粒特性数据可以用来考察温度对树脂内部颗粒形态的影响,验证复合分散剂的调整方向,考察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对VCM脱吸速率的影响.
关键词:反相气相色谱;聚氯乙烯树脂;颗粒结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