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217 篇 当前为第 182 页 共 222

所属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811.低黏度环氧树脂高温固化的性能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研究了风电叶片用低黏度环氧树脂在70℃、90℃和110℃固化温度下固化物的性能变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低黏度环氧树脂主要由双酚A环氧树脂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组成,固化剂为多元胺的成分,再通过红外光谱对70℃、90℃和110℃3组样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固化温度升高,固化物中起到体型网络交联的醚键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同时羰基和亚甲基含量增加,这些都说明在此固化温度区间内,固化温度升高,高分子的交联度呈下降趋势.对环氧浇铸体和玻璃钢样件的力学性能测试显示,从70℃到110℃固化温度升高样件的各项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风电叶片;环氧树脂;固化温度;性能
  • 1812.温度相关工艺参数对外角撑制件双料注射成型质量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基于界面扩散结合理论,利用Moldflow软件研究温度相关工艺参数对外角撑制件界面结合强度和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先、后注射材料的熔体温度和后注射材料的模具温度以及缩短先注射材料的模内冷却时间均可增加制件界面结合强度;除冷却时间外,制件总体变形随材料注射温度和模具温度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高度方向的变形却在减小.
    关键词:外角撑;双料注射;工艺参数;界面结合强度;翘曲变形
  • 1813.含DMAA热膨胀性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高温发泡热膨胀性核壳结构微球,重点考察了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用量、反应温度、发泡剂用量、交联剂种类和用量对热膨胀性微球合成和发泡性能的影响.利用粒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精密恒温控制热台发泡技术和金相分析软件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用量(质量分数,下同)11.1%,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用量0.22%,异辛烷用量27.8%,可制备出集中发泡温度高达195℃,微球发泡前后的平均直径之比可达5.2,稳泡温程宽达34℃的微球;所得到的微球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球形圆整:热膨胀性微球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能和密封性能.
    关键词:热膨胀微球;悬浮聚合;发泡性能
  • 1814.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对增韧尼龙冲击性能的预测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对尼龙6(PA6)冲击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在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应用途径.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预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当POE-g-MAH和LLDPE的含量分别为12%和8%时,PA6的冲击强度达到94.12 kJ/m2.
    关键词: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尼龙6;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 1815.Nano-CaCO3/HDPE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碳酸钙/高密度聚乙烯( nano-CaCO3/HDPE)复合材料,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当nano-CaCO3加入量≤4%(质量分数)时,随着nano-CaCO3含量的增加,nano-CaCO3/HDP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均高于纯HDPE,并逐渐上升.
    关键词:复合材料;高密度聚乙烯;纳米碳酸钙;动态流变性能
  • 1816.抗静电阻燃增强PA6材料的漏电起痕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在阻燃增强尼龙6 (PA6)材料体系中,分别考察了三种不同类型抗静电剂对体系抗静电性能和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电炭黑、离子型和永久型抗静电剂都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但离子型抗静电剂受环境影响显著;抗静电剂的加入会大大降低体系的耐漏电起痕性能,通过调整离子型和永久型抗静电剂的含量,可以平衡抗静电和耐漏电起痕两种性能的关系;滑石粉的添加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耐漏电起痕性能.
    关键词:尼龙6;抗静电;耐漏电起痕;阻燃增强
  • 1817.弹性体及无机粒子协同增韧PVC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氯化聚乙烯(CPE)及碳酸钙(CaCO3)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协同增韧改性.研究表明,固定MBS用量,随着CaCO3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硬度变化不大;固定CPE用量,随着CaCO3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冲击强度呈上升趋势,而硬度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弹性体;无机粒子;聚氯乙烯;协同增韧
  • 1818.含甲基丙烯酸的高温发泡微球的合成及其发泡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出了含甲基丙烯酸的高温发泡微球.在传统单体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基础上,加入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提高了微球的发泡性能.通过粒径分析、热机械分析以及热失重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方法对微球发泡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微球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引发剂BPO用量为0.5份,发泡剂异辛烷和异戊烷用量均为20份,交联剂EGDMA用量为0.15份时,制备出的发泡微球的最大发泡温度Tm高达202.7℃,发泡后膨胀倍率高达110.8倍.同时,发泡微球仍拥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
    关键词:发泡微球;悬浮聚合;发泡性能
  • 1819.直埋玻璃钢/聚氨酯保温管道补偿设计探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根据温度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及热水直埋管道的敷设方式,探讨了直埋玻璃钢/聚氨酯保温管温度补偿的设计方法.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玻璃钢/聚氨酯保温管与传统钢制热力管道相比,可以不设或少设温度补偿器.
    关键词:直埋敷设;玻璃钢管;聚氨酯保温;补偿设计
  • 1820.不同种类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烧蚀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对比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PCF)和粘胶基碳纤维(RCF)的密度、平均比热容、拉伸性能,分析了PCF和RCF的表面形貌,研究了PCF增强S-157酚醛树脂(S-157 PF)复合材料(S-157 PF/PCF)和RCF增强S-157PF复合材料(S-157 PF/RCF)的烧蚀性能和弯曲性能,并对复合材料弯曲断口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PCF相比,RCF的密度略小,平均比热容略大,纤维表面粗糙,拉伸性能远低于前者;S-157 PF/RCF的烧蚀性能优于S-157 PF/PCF,但弯曲性能较差.
    关键词:酚醛树脂;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烧蚀性能;弯曲性能
首页  上一页  ...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