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4]
通信容量提升加快卫星互联网应用,低轨通信星座建设加速。卫星主要由载荷及平台两大部分组成,按照应用领域,卫星可分为通信、导航及遥感卫星等,根据UCS 统计数据,我国通信卫星商用数量最多,占比超50%。受益于高通量卫星技术进步,卫星互联网应用加速,而低轨卫星在发射成本和实现全球覆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焦点,各国加快低轨星座部署。国内通信卫星相较国外起步较晚,在高通量卫星技术上不断缩小与国外差距,且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通信卫星产业政策,积极布局低轨通信星座,并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统筹国内低轨通信星座建设,行业发展迎来加速期。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4]
半导体切、研、抛是贯穿半导体全制程的重要工艺流程,设备需求旺盛,高精度要求下寡头垄断。半导体切磨抛设备涵盖硅片制造、晶圆制造和封测各环节,包括研磨机/减薄机、表面平坦机、划片切割机等。根据SEMI 数据2021年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约70 亿美元,其中划片机市场空间约20 亿美元;Marketresearch 测算2021 年全球晶圆减薄设备市场规模约6.14 亿美元。高精度要求下划片切割/减薄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特点,DISCO 和东京精密两家日本企业高度垄断市场(其中中国划片机市场ADT 等国内公司份额不足5%,其余被DISCO 等巨头垄断)。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4]
2022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电力设备行业累计下跌18.09%,沪深300 指数累计下跌14.81%,电力设备行业累计跑输3.28Pct。电力设备的六个申万二级子行业中只有其他电源设备Ⅱ上涨,累计上涨4.97%,其余均在下跌,其中电池累计跌幅最大,为32.17%。重点跟踪的两个三级子行业锂电池、电池化学品全部下跌,跌幅分别为32.10%、34.37%。电力设备行业整体表现较差。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4]
2022 年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旺盛,N 型电池有望快速发展。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继续创新高,分布式表现亮眼。而得益于欧洲等区域旺盛市场需求,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旺盛,硅片、电池、组件齐发力。另一方面,我国光伏产业链扩产迅速,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等环节产量增速均超过五成。大尺寸硅片和N 型电池占比提升,2023 年市场占比有望继续提高。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2]
大型化是圆柱电池发展的必经之路,特斯拉4680 电池引发广泛关注。2020 年9 月23 日,特斯拉股东大会及电池日上展示了“4680 型电池”新产品,引发业界广泛关注。1865 时代的圆柱电池单体能量容量小、所需电池数量多,致使圆柱弧形表面空隙大的问题显著放大,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极低,圆柱电池大型化迫在眉睫。当前最大的单体圆柱电池是特斯拉提出的4680 圆柱,相比上一代能量容量提升5 倍,续航里程提升16%,单体电池数量从4000+件减少到960 件,性能优势显著。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2]
春季来看,景气复苏+自主可控依旧是半导体23年成长主旋律。半导体2023年主要成长逻辑围绕自主可控和景气复苏两个环节展开。核心环节自主可控将进一步加速半导体设备以及零部件等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进程,龙头公司持续受益自主可控大趋势;景气复苏角度来看,汽车电子需求依旧强劲,消费电子领域在经历22年需求疲软、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后,库存的逐渐去化,行业呈现出弱复苏迹象,预计消费电子、家电等领域在23Q2开始全面复苏,景气复苏将成为23年春季以后的第二配置曲线。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1]
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带动风电叶片材料用量提升。在基体材料领域,环氧树脂为目前主流材料,聚氨酯、尼龙材料性能优于环氧树脂,未来渗透率有望提升;在增强材料领域,玻璃纤维为目前主流材料,碳纤维潜力较大;在夹芯材料领域,巴沙木供给受限,PVC 泡沫已实现国产化,PET 泡沫亟待国内突破。建议关注凯赛生物、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华润材料、中简股份等相关标的。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1]
半导体行业自2022 年初进入下行周期,2023 年对于设备板块挑战与机遇并存。1)SEMI 预计2023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同比减少16.0%至912亿美元。2)2022 年10 月7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修订《出口管理条例》,受此影响,22 年11 月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额显著下滑至18.76 亿美元(同比-42.63%,环比-7.91%),我们预测2023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资本开支下滑31.5%。3)在内因及外因推动下,下游厂商加快国产设备认证,我们看好拓荆科技、盛美上海、北方华创、华海清科等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3-01]
预计行泊一体5V5R 方案占比提升+ADAS 渗透率提升将带动中国乘用车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1 年的52 亿升至2025 年的204 亿。毫米波雷达分为前雷达和角雷达(包括前角雷达和后角雷达),2021 年中国乘用车前雷达、后角雷达、前角雷达的前装渗透率分别为34%、14%、2%,我们预计2025 年渗透率将分别提升至70%、67%、45%。我们预计2025 年普通前雷达单价为400 元,4D 成像雷达单价1000 元,角雷达单价220元。由此计算预计2025 年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为204 亿,其中前雷达92 亿(4D 成像雷达占48 亿),后角雷达67 亿,前角雷达45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