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 [2021-12-08]
区域品牌是区域产业集体的声誉,需要关键利益主体为此负责,而在众多利益主体中,区域政府和企业都是核心主体,它们与区域品牌的发展直接关联,并且作用缺一不可。缺少企业支撑的区域品牌,是无本之木;缺少政府支持协调的区域品牌,也会没有方向。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作为区域品牌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除了政府和企业外,多重主体通常需要第三方机构来联结和协调多方利益人。第三方机构除区域行业协会之外,还可能包括对创新平台的整合、对接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及中介机构的服务等。但总体上属于区域品牌的服务层面,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以及企业方面的双重努力,才会使区域品牌发展具有更好的前景。而这种双重努力需要引入消费者作为“鲶鱼”,搅活区域品牌这盆水,使区域品牌的治理充满活力,突破“搭便车”的困境与难题。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1-12-08]
根据上述博弈模型和经济分析可以看到,维护区域品牌范围内的各方利益,需要一个基于合作的治理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区域品牌范围内的各相关者主体会相互作用影响,突破“囚徒困境”,从而达到各方帕累托最优。区域品牌治理至少需要三方努力。首先,需要企业持续努力投入,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只有发挥主动性,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品质,建立品牌管理制度等,才是区域品牌治理水平提高的根本来源;其次,政府在区域品牌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协调各方利益,加强监管,维护区域品牌治理趋向帕累托最优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其他相关利益者,特别是外部消费者的作用,鼓励消费者积极发声,捕捉消费者需求,探测消费动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驱动区域品牌良性发展。消费者视角的区域品牌治理需要各主体在几个方面采取一定举措,首先是政府层面要高度重视,制定政策促进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其次授权区域品牌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区域品牌的创建与维护,在大环境方面做好协助和支持工作。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07]
12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下称“国家医保局”)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其中,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117种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
[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1-12-07]
[金融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07]
2012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呈现外汇占款持续少增,基础货币增速下滑,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存款和贷款平稳增长,市场利率先降后升,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增强的特点。本文得出以下判断:人民币汇率逐步接近均衡水平;货币被动投放压力减小;贷款规模仍然较大,负债表外信贷类资产扩张强劲;M2增长适度;银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不良资产下降;等等。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 [2021-12-07]
我国外贸形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2012年前8个月进出口总体保持正增长,但同比增速低于前两年;二是中国对欧出口负增长,与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较快;三是机电、高新技术以及原油仍是我国进口重点;四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低迷,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平稳;五是民营企业进出口份额增大,加工贸易比重持续下降;六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继续干扰我国外贸增长。2012年是我国外贸形势发展较为严峻的一年,但预计全年总体仍能维持10%的增长。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12-07]
随着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年开始负增长,推动过去30余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和资本供给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条件,都趋于减缓经济增长。我们的估计表明,中国潜在产出年均增长率将下降为“十二五”期间的 7.2%和“十三五”期间的6.1%。保持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通过改革提高潜在增长率。本文模拟了两个最重要途径,即分别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潜在增长率的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综合] [2021-12-07]
面对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面对着内部经济压力的不容小觑,2012年就业工作在多项规划的指引下,在多项政策措施综合推进的基础上,实现了总体的稳定性。展望2013年,多矛盾交织、多压力并存,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需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充分就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1-12-07]
本文依据有代表性的银行部门、证券部门、外汇部门和保险部门金融指标的结构化特点,构建具有时效性的金融压力指数以识别中国金融体系的压力状况;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S-VAR)研究2002年1~8月我国金融运行体系压力的区制特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系统压力状态在不同年份区别较大,金融压力上升、下降趋势明显,具有明显的两区制波动特征。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较高,并且近年来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呈增大趋势。虽然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金融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但金融压力仍以较大概率在低压力区制状态下运行,我国金融运行环境整体良好。
[综合,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07]
2012上半年台湾经济成长表现因为国际经济景况表现不佳,经济持续陷入低迷走势,但目前经济表现已自谷底攀升,海关商品出口止跌回升,民间消费审慎保守,岛内投资环境仍具国际竞争力,公共支出规模缩减,物价虽有攀升但仍属平稳,金融情势持续维持宽松。预计2012年第3季台湾经济成长率约为1.42%,中国大陆经济成长下修,兼之美国成长略低于预期,造成台湾经济成长表现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