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11 篇 当前为第 1248 页 共 1392

所属行业:采矿业

  • 12471.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突水危险性分析

    [采矿业] [2014-01-15]

    老虎台矿开采煤层最大厚度130 m,采区大型断裂带14条,开采历史80余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应用Midas - 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实际工程资料分析了老虎台矿开采的突水危险性,详细分析了突水水源及突水通道.突水水源包括第四纪冲积层含水层、地表水、移动盆地中积水、断层水及老采区水;突水通道主要是受开采影响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及活化的断层.通过分析得出现今73003#及73004#开采工作面突水危险性很高,须采取必要措施方可继续开采.
    关键词: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突水危险性
  • 12472.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与应用

    [采矿业] [2014-01-15]

    薄煤层在开采时,由于作业场所狭小,开采难度大,机械化程度及经济效益低,安全效益差等原因,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文章通过对采煤机智能控制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综采工作面可视化监视技术、综采设备集中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实现了薄煤层综采的无人化,为薄煤层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综采自动化;设备选型;系统设计
  • 12473.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铁矿石中15个稀土元素

    [采矿业] [2014-01-15]

    分析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现有的方法都受到基体干扰和共存元素干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已在痕量元素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条件优化可准确测定稀土元素.本文建立了ICP-MS同时测定铁矿石中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15个稀土元素的方法,样品用盐酸、硝酸和氢氟酸高温密闭消解,消解完全后转移定容,在线加入103Rh、115In、185 Re内标液进行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5%~ 104%,精密度(RSD)≤3.5%.对12个国家24个代表性主产区进口的铁矿石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特征为右倾型轻稀土富集,现阶段的进口铁矿粉多为多产区复合配矿.本方法较其他传统方法大幅降低能耗,提高了分析效率,初步探讨的稀土元素丰度特征可为研究主产区铁矿石的矿床成因、提高我国烧结球团矿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关键词:铁矿石;稀土元素;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ron ores;rare earth elements;microwave diges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 12474.纳米锌去除水体中As(Ⅲ)吸附动力学和影响因素

    [采矿业] [2014-01-15]

    As(Ⅲ)毒性高,易迁移,且是厌氧条件下地下水中主要存在形式.纳米铁颗粒在含砷水体处理中受到广泛关注,而锌具有比铁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且更易保存,被认为是用于氯代有机化合物还原的最佳金属,但有关纳米锌用于水体中砷的研究很少.本文研究了纳米锌吸附As(Ⅲ)的反应动力学性质和吸附As(Ⅲ)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应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粒内扩散三种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纳米锌吸附As(Ⅲ)的过程更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2为0.18 g/(mg· min),吸附量为0.47 mg/g,且去除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批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锌对As(Ⅲ)吸附最佳条件为:振荡时间120 min,纳米锌投加量2.5 g/L,pH值2~7.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纳米锌对起始浓度为0.565 mg/LAs(Ⅲ)和0.568 mg/L As(Ⅴ)进行吸附试验,As(Ⅲ)和As(Ⅴ)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9.5%以上,表明纳米锌对As(Ⅲ)和As(Ⅴ)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作为处理水体中砷的吸附材料之一.以纳米锌作为吸附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并不需要将As(Ⅲ)预氧化成As(Ⅴ),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水处理程序,节约处理成本.
    关键词:纳米锌;As(Ⅲ);吸附;动力学;影响因素;nanoscale zinc particles;As (Ⅲ);adsorption;kinetics;impact factors
  • 12475.卡林型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新方法

    [采矿业] [2014-01-15]

    卡林型金矿富含有机质,金主要呈显微一超显微分散状态存在,利用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检测分析仪(MLA)及传统化学方法只能大致判断矿石中金的赋存趋势,无法对其赋存状态准确定量.本文利用MLA仪器系统分析贵州回龙卡林型金矿,测得矿石中金主要以显微-超显微状态包裹于黄铁矿和毒砂中,少量被脉石等其他矿石包裹;黄铁矿约66%完全解离,而毒砂仅30%完全解离,载金矿物与其他矿物连生或者被包裹,将不利于硫化物包裹金的浸出.结合回龙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特征和富含有机质的特点,对传统的物相分析流程进行改进,调整了硫化物包裹金和碳酸盐包裹金的浸出顺序,提出裸露金-碳酸盐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硅酸盐包裹金的浸出流程,在裸露金及碳酸盐包裹金浸出时加入活性炭,利用竞争吸附抑制矿石中有机炭对金的吸附,降低有机炭对分相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有机炭含量在1%左右的金矿石分相时加入活性炭对各相测定值的影响不大;先浸出碳酸盐包裹金,再测定硫化物包裹金,各相的测定数据更加准确.改进的方法(加活性炭)用于测定回龙金矿中裸露金和碳酸盐、硫化物、硅酸盐包裹金,含量分别为1.25%、84.17%、11.46%和3.13%,与选矿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该法适合应用于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石;碘-碘化钾;物相分析;活性炭
  • 12476.某氰化尾渣煤基还原焙烧—磁选试验

    [采矿业] [2014-01-15]

    在对某氰化尾渣进行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煤基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着重探讨了还原煤的种类和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烟煤为还原剂,不仅用量比褐煤少,而且试验指标更好;在烟煤添加量为18%、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60 min、焙烧产品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情况下,经1粗1精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49.6 kA/m),获得了铁品位为60%、回收率为70.80%的铁精矿.
    关键词:氰化尾渣;煤基还原焙烧;磁选
  • 12477.热水解-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相碳酸盐岩中的溴

    [采矿业] [2014-01-15]

    目前衡量古海洋生产力的指标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将溴元素作为研究古海洋生产力的新指标,建立了海相碳酸盐岩的分解方法以及其中溴元素的测定方法,即热水解-分光光度法.采用热水解方法对海相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分解,吸收液充分吸收其释放出的溴,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中溴元素的含量.试验确定了热水解的最佳条件和分光光度检测的最佳波长,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5% ~ 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1.2%~3.6%(n=10).本方法的样品分解时间较短,能很好地实现溴与基体组分分离,且所需仪器均为比较常见的仪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的批量分解和元素测定.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溴;热水解;催化分光光度法
  • 12478.仪器残留物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和碲的影响探讨

    [采矿业] [2014-01-15]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分析地矿样品时,在仪器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上会有残留物生成,这些残留物中的某些成分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显著地影响硒和碲的测定.本文在分析HG-AFS法测定硒和碲干扰情况的基础上,用高纯物质配制的标准系列进行试验,避免了共存成分的影响.通过比较在仪器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更换前后标准系列的测定结果,表明仪器残留物会对硒、碲测定产生影响.对一些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的溶出物进行分析,发现钛、铜、砷、锑和铋会影响硒、碲的测定灵敏度和标准系列线性相关系数,这些元素也是文献中提到的共存成分中的干扰元素.通过更换仪器相应配件,克服了仪器残留物的影响,硒、碲的灵敏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标准系列测试结果质量明显改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本研究认为对仪器残留物成分的分析是控制原子荧光光谱法干扰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硒;碲;原子荧光光谱法;仪器残留物
  • 12479.基于“POLC”理念斜井提升机快速安装实践

    [采矿业] [2014-01-15]

    在斜井提升机快速安装实践中首次提出“POLC”施工管理理念.文章介绍了基于“POLC”的管理职能,结合实用主义、人本理论、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方针,通过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有目的性、有创新性、有层次性的管理理念,指导工程实践,安全高效的完成副井提升机安装的任务.
    关键词:煤矿;安全施工;设备安装;POLC
  • 12480.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法测量铼的化学分离方法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Re-Os同位素定年中,丙酮萃取法分离Re比传统的阴离子交换法流程简单快速.用本实验室原有丙酮萃取流程纯化的Re溶液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但由于盐量较高(>1 mg/mL)不能直接用于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N-TIMS)测定.本文对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中原有丙酮萃取分离Re的流程进行改进,将丙酮萃取和碱洗时的氢氧化钠浓度由5 mol/L提高到10 mol/L,有效降低了萃取后的Re溶液中的盐量,由此分离纯化的Re溶液经硝酸和过氧化氢处理,可直接点带用于N-TIMS测定.与阴离子交换分离Re方法相比,改进的丙酮萃取方法操作简单,缩减实验时间,同时有效降低全流程空白至3 ~7 pg,并且1 ng的Re测量信号可达到100 mV以上.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4436)和实验室铜镍硫化物监控样品(JCBY)验证,利用改进的方法纯化,Re的测定值分别为(17.17±0.50)μg/g和(38.34±0.44) ng/g,与推荐值(17.39±0.32) μg/g和(38.61 ±0.86) ng/g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完全吻合.目前改进的丙酮萃取方法已经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并取得了长期稳定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铼-锇同位素;丙酮萃取;离子交换;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法
首页  上一页  ...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